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球形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黄宏先

黄宏先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中医院放射科,广西北海536100)

球形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一种特殊炎症,影像学表现似球形而称为球形肺炎。临床上常易误诊周围型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等其他性质的肺部球形病灶。现收集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治疗证实的球形肺炎25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似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

1材料写方法

本组25例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3岁~78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40岁以上19例。临床表现多数表现为轻度咳嗽、部分有咳痰,少数有发热、畏寒,无明显症状5例。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摄胸片正位片,大部分同时摄病变侧位胸片;9例做了CT平扫检查其中3例做了CT增强。

2结果

右肺病灶11例,其中右肺上叶后段4例,尖段1例,前段2例,右肺下叶背段3例,后基底段1例,前基底段1例;病灶位于左肺14例,其中左肺上叶尖后段3例,前段2例,左肺下叶背段5例,前基底段1例,舌叶2例;1例双侧均有病灶。12例病灶呈类圆形,6例呈类椭圆形,7例呈楔形或不规则形,最小为2cm×3cm,最大为6cm×10cm。病变密度较均匀者17例,密度不均匀者8例。密度不均匀表现为病灶内有不规则空腔、蜂窝状影及支气管气像影。病灶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者16例,边缘较清晰者9例。其中6例病灶紧靠斜裂或水平裂胸膜呈边缘平直。病灶边缘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13例,轻度分叶2例,19例病灶周围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改变,即局部小血管充血征。13例出现“晕征”。有11例病灶附近或其他肺野散在分布炎症病灶影。病灶邻近胸膜反应性增厚者8例,其中叶间胸膜增厚3例,侧胸壁胸膜增厚5例。3例CT增强扫描见病灶明显强化。3例合并有陈旧性肺结核。肺门林及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随访复查:经系统抗炎治疗后,11例病灶完全吸收,9例病灶大部分吸收,病变局部留少许索条影5例,1例支气管镜检查见局部充血水肿,未见肿瘤细胞。

3讨论

球形肺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殖及实变。形态学却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楔形或不规则块状。病灶形成机理目前观点诸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炎性渗出物通过孔氏孔和兰勃氏管向周围均匀扩散。②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和自身免疫力使大叶性肺炎和节段肺炎发展受限而形成。③大叶性肺炎和节段性肺炎的吸收从边缘开始,可使病灶呈球形,所以球形肺炎也可能是大叶性肺炎或节段性肺炎的一个特定时期的表现。经抗感染治疗短期内明显吸收缩小或消失。球形肺炎实质上是急、慢性非特异性肺炎的一种表现形式[1]。

球形肺炎的临床特点:本组病例男性高于女性与文献资料一致;球形肺炎与其他急性肺炎比较,呼吸道及全身症状较轻,本组大多数患者只有咳嗽、咳痰,而全身症状轻微,随访观察:球形肺炎经正规抗炎、对症治疗,吸收消散效果显著,但疗程相对较长[2]。

影像学表现:①全肺各叶均可发病,但多数发生靠近背部,靠近胸膜处[3](17/25);②病灶为软组织密度,CT值多较软组织密度偏低;较均匀,周围较淡,呈“晕圈”征[4](13/25);③部分病灶密度不均匀,可有不规则透亮影或支气管充气征(8/25);④部分病灶边缘可不规则,有锯齿状改变且较模糊,系支气管周围炎所致(13/25);⑤病灶周围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呈“周围充血征”但无僵直和受牵拉(19/25)。这一征像与周围型肺癌的“血管集中征”的血管僵直,向病灶聚拢的表现不同;⑥周围肺野可有少许斑片状模糊的炎性渗出阴影(11/25);⑦病灶边缘若紧贴胸膜,边缘可变得平直,与胸壁呈直角,呈“方形征”或“刀切征”(6/25),提示病变非膨胀性生长;⑧病灶邻近的胸膜反应显著,呈增厚粘连(8/25);⑨短期内随访观察及正规抗炎治疗后病变呈不同程度消散或缩小(25/25)。

鉴别诊断:球形肺炎需与周围型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等其他性质的肺部球形病灶相鉴别。①周围型肺癌的密度较球形肺炎高,常有分叶,边缘清楚,可见短毛刺,病灶周围的“血管集中征”血管僵直,向病灶聚拢,病灶邻近胸膜处常见胸膜“凹陷“征;而球形肺炎密度较淡,边缘轮廓较模糊呈“晕圈”征,分叶少见,周围特有的“充血征”以及靠近胸膜时出现的“刀切征”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动态观察:肺癌短期无大改变或略有发展增大,而球形肺炎则明显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此外肺炎常跨叶侵犯,而肺癌少见。②良性肿瘤密度一般比肺炎高,边缘光滑锐利,周围肺野无“充血征”。靠近胸膜因膨胀性生长,易无具有球形肺炎的“刀切征”表现。③肺结核球的密度也较球形肺炎高,好发于两肺上叶,周围常见卫星灶,或伴有纤维条索状阴影。一般无明显强化。

影像学诊断评价:数字化X线摄影简便易行且能观察全貌,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及价廉等优点。大多病例在平片上能满足定位和部分定性诊断的要求,易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CT检查由于是断层摄影,可有效的减少组织之间的重叠,且分辨率高,故对球形肺炎的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清楚的显示球形肺炎的形态,大小,对于球形肺炎病灶边缘,密度及其与血管、胸膜关系的观察优于平片,特别是能够显示球形肺炎的确“刀切征”、“晕圈征”,支气管充气征、周围血管“充血征”等特征性影像,对解剖结构较复杂的肺门,心缘后的病变、纵膈肺门淋巴结是否肿大也较容易发现和显示,克服了平片影像互相重叠易就成漏诊与误诊,为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信息。

参考文献:

[1]谢宝屿.胸部X线诊断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6.

[2]程德富诊断球形肺炎X线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16):2497-2498

[3]杨峰.张洪权球形肺炎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2009.25(6)800.

[4]叶世培.肺炎性结节CT征像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8,14(11):66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