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

董晓菲

(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超声科161000)

摘要:目的:探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搭配诊断准确率96.88%,高于单纯常规超声诊断84.38%、弹性成像诊断89.06%,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开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有利于对肿物的良恶性进行评估,联合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关键词: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块;定性诊断

乳腺肿物属于一种乳腺病变的临床体征。临床上乳腺癌、乳腺囊肿、乳腺结核等,均可发生乳腺肿块。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促进作用。常规超声检查具备无创、敏感性高,且无放射性等优势,故得以在临床上推行。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超声成像新技术,其能够充分扩展乳腺超声检查区域。为进一步提升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有效率,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就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定性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年龄范围25-71岁,平均年龄(45.7±3.6)岁。本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乳腺肿块数量64块。入选对象均已排除行内分泌治疗、精神障碍、30d内行乳腺活检的患者。

1.2方法

仪器:GELOGIQE9,探头频率ML16-8,具备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功能。先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病变部位进行测定。观察病变的尺寸、外型;对肿块位置、个数、内部回声以及钙化情况等详细记录;测定肿块血流与遍布情况。然后,开展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测定时,轻拿探头,加压轻柔;关注设备提示,压力维持于“3-4”;调节取样框时,保证实际区域大于病变范围;观察取样框颜色变化;比较肿块与附近健康组织的硬度。

1.3观察指标

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判断,根据Adller法对级别进行划分[1]。其中0级与Ⅰ级判定为良性;Ⅱ级与Ⅲ级判定为恶性。

弹性成像良恶性判断,采取5分制判断,其中1-3分判定为良性,4-5分判定为恶性。1分代表病变部位与附近组织呈匀称绿色;2分代表病变部位蓝绿交杂,但绿色偏多;3分代表病变部位蓝绿混乱,蓝色可能偏多;4分代表病变部位完全呈现出蓝色;5分代表病变部位全蓝,附近组织也蓝色。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64个肿块中,良性45个、恶性19个。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38%(54/64);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89.06%(57/64);搭配诊断准确率为96.88%(62/64)。搭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超声诊断与弹性成像诊断,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

表1不同诊断方式结果的比较(n)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情况呈进行性发展趋势,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若能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并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早期诊断与医治是提升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比重的重要环节。临床鼓励早期诊断的首要目标,是对肿块的良、恶性质进行判断。通过确定肿块性质,可利于临床医治方案的编制是实施。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升病人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临床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技术有多种。如CT、基因检测以及细胞学检查等,但鉴于这些均为侵入性诊断方式,因而存在一定诊断缺陷。而常规超声属于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式。由于常规超声拥有无创、方便、费用易于接受,且无放射性等优势,使其受到临床诊疗的好评,被用作检查乳腺肿块的首选。虽然常规超声优势显著,但在判断肿块良恶性方面也存在一定弊端。这是由于乳腺肿块具有病理结构多源性特征。在常规超声图像下,良、恶性肿块出现交叉情况。从而致使图像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大大降低诊断特异性。为提升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有效率,近年引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其进一步扩大了常规超声检查范围,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组织弹性硬度信息。从而有效弥补常规超声诊断缺陷,使其得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此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发现乳腺微小病灶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从而利于乳腺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与医治。虽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实践方便、临床确诊率高等优点。但鉴于部分良性肿块中,纤维组织比较充裕,再加上钙化灶的出现。可导致肿块弹性硬度趋于增大,部分恶性肿瘤随之出现液化坏死状况。从而导致肿块总体密度下降,弹性硬度也逐步减低。此外,肿块距体表的深度会对弹性成像的硬度造成干扰。因此,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判定良、恶性病变方面也会存在漏、误诊情况。而常规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乳腺肿块形态、回声、有无钙化以及病灶内血流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弥补弹性成像技术的缺陷。2者联合应用,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诊断准确率提升的价值。

本次研究,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搭配诊断准确率96.88%,高于单纯常规超声诊断84.38%、弹性成像诊断89.06%,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乳腺肿块开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有利于对肿物的良恶性进行评估,联合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春云,葛艺东,秦信.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01):49-51.

[2]许东峰,何燕,许君燕.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乳腺BI-RADS4级肿块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2):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