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2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暴风

哈尔滨市阿城生态环境局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人们对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工作重要地位愈发凸显,要求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掌握当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动态,抓重点,谋划更多更好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形式多样的手段开展工作,提高民众的环境危机感,不断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促使全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在和谐的社会舆论以及坚强的精神力量中快速发展。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

1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

1.1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就其工作对象来说,环保宣教工作的目标任务在知识架构、环保观念、地理分布等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实施环保宣讲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目标人物的不同点,尽可能采取针对性宣讲形式,宣教的内容要使民众能听懂、能接受。对于民众工作生活方面,多宣讲节省资源的工作模式和经济低碳的日常生活方式;对于公司发展要求,可以多宣讲一些公司怎样选择"绿色健康"发展道路、如何在环保法律法规条件下经营发展等内容;对于学生群体,采取有效手段促使学生及早建立环保观念,培养并强化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1.2强调环保宣教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环境方面一直会产生新的问题、提出环保的新要求,同时也将促使环保方面产生新的科技、观念、措施等,这表明环保宣教工作需要符合历史发展需要。所以,实施环保宣传教育时有必要对时效性特别提出要求。正面宣教可以利用地球日、节能周、环境日、无车日等关键节点开展活动,促成宣传凝聚力,使得群众受环保宣教气氛的感染,自觉的履行环境保护实践行动。同时采取反面的警示教育活动,就是要把重大的、最新的环境危害大事件公诸于世,让民众了解实情,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

1.3重视环保宣教的实效性

环保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可以概括为:做强主体、提高客体、突出载体、借助媒介。在宣教的主体上,要组建起一支适应于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具有先进性及专业性的环保宣传教育队伍。在环保宣教的客体方面,借助开展环保宣教活动,使民众的环保观念提高到价值观、道德观的高度,使之可以自主要求自己保护环境。有关宣教活动的载体,可以借助某些项目或活动进行环保宣教,将项目、活动及突出的环保事件当作环保宣传教育的媒介,融合环保法、环保道德观念、环保科学知识等。

2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措施

2.1媒体环境宣传教育方式

新闻媒体宣传方式的应用,可以提高环保宣传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环保部门与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于环境污染与节能降耗等内容而言,应当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与报道,保证宣传工作效果。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向公众广泛宣传各类环保知识,普及相关环保内容,使得公众可以全面认知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情况,科学开展管理工作。其次,要通过广播电视方式、报纸方式等科学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各类制度,根据相关案例对其进行分析,逐渐提高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对于环保污染重大事件而言,应当对其进行全面的宣传,以此引导社会公众重视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最后,在环保工作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的制作宣传片,创新视频内容,在融入真实场景的情况下,起到触动人心的作用。

2.2建立专门的环保宣传教育网站

随着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利用网络渠道相互沟通,环保宣传教育部门可以借此机会,建立专门的网站系统,在其中更新与推广各类环境保护信息,通过网络方式,为公众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满足相关工作要求。同时,要在网站中设置环境保护与污染处理等知识内容,使得公众能够更好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在此期间,相关部门要科学设计监督举报系统,在匿名举报或是有奖举报的情况下,激发公众监督管理积极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2.3拓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范围

在环保宣传教育期间,应当拓宽工作范围,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将相关内容拓展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更多区域,建设丰富的环保工作队伍,在唤起公众环保意识的情况下,可以培养其生态道德素养。建议政府部门与党政机关等,向公众发放《环保法》手册,加大宣传教育投资力度,成立专门的环保组织机构,在基层干部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公众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内容。同时,要将生态文明与依法环保工作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公众较为牢固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还要制定完善的宣讲机制,大力宣传相关内容,逐渐提高其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及时发现自身在环保法律认知中出现的问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绿色环保生产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全面实现经济与环保效益,促进二者的协调与统一。对于学校而言,应当为各个中小学发送环保宣传资料,利用彩色板报与广播宣传等方式,引导小学生与中学生树立环保观念,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群众而言,应当更好的倡导环境保护相关观念,将其充分落实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渗透相关理念,发挥相关引导与宣传作用。

2.4创新工作方式

在传统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中,相关部门的工作思路较为老旧,工作方式存在滞后性问题,无法拓宽视野,难以吸引公众参与到学习与监督活动中,导致宣传教育效果降低,不利于国家开展环保工作。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建议相关部门创新自身工作方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发挥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积极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4.1明确重点内容

环保宣传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宣传教育特点,归纳总结各类重点内容,在掌握公众关注点与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划分不同的社会公众群体,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创建主题宣传机制、法律宣传机制、污染宣传机制等。同时,要保证宣传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宣传工作实用性,使得公众可以将相关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配合实施环保工作。

2.4.2保证宣传教育工作多元化

工作部门可以在街头设置大型的电子宣传屏幕,或是在公交车中设计环保图案与文字,使得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到环保内容,在全面熏染的情况下,丰富教育形式,提高工作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力也开始显著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品质。所以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在保护环境当中显得更加重要,地位不可动摇,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刘友宾.浅谈环境宣传工作的挑战与应对[N].中国环境报,2015-06-10.

[2]王民,王元楣.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环境教育立法探讨[J].环境教育,2009(04):12-15.

[3]闫守轩.环境教育:涵义、缘起与演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88-89.

[4]刘大瀓.第一部《环境教育法》的诞生地--记美国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7(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