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妊娠期的表现

/ 1

糖尿病在妊娠期的表现

张青

张青(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661600)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097-02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成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期糖尿病。随着物质的丰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营养知识的欠缺,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据权威统计我国已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列居世界第二位。按照我国13亿人口计算,糖尿病患者占3.85%。另据国家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约3000例,每年大约增加120万例糖尿病患者。同样,准妈妈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国内最高发生率约占准妈妈的1%~5%。其中小部分是怀孕前已确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大部分是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被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因此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是两种概念。

1产生原因

1.1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即怀孕前血糖正常,这类患者多数在妊娠结束后,糖尿病症状可消失,但部分人以后可转为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病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近年来,随着国内逐渐重视孕期糖尿病筛查,该病检出率明显提高。

妊娠糖尿病是是临时形成的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后备状态。临床资料数据显示,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且多见于肥胖和高龄产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孕周的增加,胎盘分泌的胎盘泌乳素、催乳素、孕激素等激素逐渐增高。这些激素在外周组织中有较强的抵抗胰岛素功能,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为了维持妊娠期糖代谢的平衡,孕妇胰岛细胞增生、肥大,胰岛素分泌增加。与非孕期相比,胰岛素分泌量增加2~3倍,餐后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更明显。此变化多出现在妊娠24~28周,妊娠32~34周达到高峰。如果该阶段孕妇胰岛细胞不能代偿性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就将导致糖代谢紊乱而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1.2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妇女在怀孕前已经发生糖尿病,其中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这约占糖尿病孕妇的10%~20%。妊娠可使原有的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加重。并对母婴的影响也较妊娠期糖尿病大,使用胰岛素机率也高。

2共同点

2.1发生机理相似,都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对宝宝可以引起死亡率高、流产率高、畸形发生率高、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低于2.2毫摩尔/升)、黄疸、呼吸困难综合征、低血钙、低血镁、高血磷、心肌病变等。

2.2都是糖代谢异常。

2.3对母亲和宝宝的影响相同,对孕妇可造成流产、羊水过多、妊高征、酮症酸中毒、感染、手术率高、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控制不佳,病变发展快,可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等。

2.4治疗措施相同,均采取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

3预防措施

3.1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婚,也可以生育,但毕竟与普通人不同。因此,糖尿病人有必要对婚姻、生育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思想准备和预防措施。婚后如果健康状况良好,病情稳定,治疗方案也较成熟,才可以考虑生育妊娠。对已怀孕的如果检查的结果,必须施行人工流产的话,最好遵从医生的意见。

3.1.1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应进行先咨询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确定糖尿病的分级,根据情况决定能否妊娠。准备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应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并学会使用胰岛素且有自我监测能力,孕期在医生指导和监测下同样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3.1.2有些妊娠期糖尿病缺乏典型的症状,因此,筛查是及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唯一的措施。加强妊娠期的糖尿病筛查与监测的管理,可引起对该疾病的足够的重视,从而做到早咨询、早检查、早治疗。

4治疗措施

4.1合理控制饮食: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饮食控制3~5d后测定24h血糖:包括0点、三餐前半小时及餐后2h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尿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

4.2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轮廓试验结果,结合孕妇个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合理应用胰岛素。

4.3认真做好孕期的血糖动态、实验室检查及各项相关监测。

4.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分娩时机与合理的分娩方式。在产程中和产后动态监测血糖浓度以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新生儿生后易出现低血糖,出生后30min内进行末梢血糖测定;动态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密切注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

5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症。由于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故采用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只能控制病情,但还不能根治。因此说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即使病情控制理想,也要坚持饮食调节,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只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糖尿病,坚持长期治疗,长期稳定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结构、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超重、肥胖和过度精神紧张,就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达到长寿与健康的目标。糖尿病不论在怀孕时还是怀孕后发生,只要被控制住,对于胎儿和母体都是没有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