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2-HPV联合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HC2-HPV联合TCT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探讨

王勤增

王勤增(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06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capture2,HC2)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liquid-basedcytology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HC2-HPV联合TCT检查结果,并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TCT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85.9%,HC2-HPV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71.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组内细胞学异常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组组间细胞学差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40和41~50组分别占38.6%和45.6%,合计共占84.2%。结论:HC2-HPV联合TCT可显著提高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宫颈肿瘤;液基细胞学;活组织检查;人乳头瘤病毒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88-02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临床常用的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方法,对预防和早期治疗宫颈癌有重要意义。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宫颈细胞的病变性质,并进行细胞学分类,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细胞学检查技术[1]。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前病变有关。本文对比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探讨HC2-HPV联合TCT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癌高危者(包括白带多、宫颈炎、宫颈糜烂、尖锐湿疣等)560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4岁。已婚527例,未婚33例;有孕产史者375例,无孕产史185例。本组病例排除了急性生殖道炎症、宫颈锥切以及子宫切除者。所有病例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进行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其中420例细胞学异常或临床表现可疑癌者行阴道镜宫颈活检、LEEP活检或宫颈锥切活检。

1.2方法

1.2.1液基细胞学标本处理和HPV检测:采用美国ThinPrep2000制片系统,所有细胞学标本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处理,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后镜检。HPV-DNA检测均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提供的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进行

1.2.2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修订的TBS分级系统,即:包括正常范围(WNL)、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腺上皮不正常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为统一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术语,根据TBS标准LSIL即CINⅠ,HSIL包括CINⅡ和CINⅢ[2]。

1.3分析方法及统计学处理:以活组织检查诊断为标准,细胞学异常包括ASC(或AGUS)以上病变。因细胞学对ASC(或AGUS)的诊断缺乏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所以指定细胞学阳性诊断为LSIL以上病变。检测及统计采用双盲法,分级准确性按照细胞学与组织学可以相差一级的国际原则。计算HC2-HPV联合TCT在宫颈癌前病变中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与组织病理比较诊断效能大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液基细胞学检查与活组织检查结果:560例液基细胞学标本均为满意标本(包括37份不满意后补取的满意标本),TCT检出ASC94例(16.80%),AGUS11例(2.0%),LSIL243例(43.4%),HSIL72例(12.9%),SCC8例(1.4%),AC3例(0.5%)。560例细胞学筛查中,420例细胞学阳性或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癌者行活组织检查(详见表1)。

表1420例液基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结果

.

2.2HC2-HPV联合TCT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效能比较:TCT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85.9%,HC2-HPV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71.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27,P<005)。(见表2)

表2HC2-HPV联合TCT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

.

2.3宫颈病变与年龄分布:TCT检出的细胞学异常阳性病例与年龄分布关系见表3。结果显示:20~30岁年龄段的患病人数占总患病人数的9.53%,31~40岁占38.7%,41~50岁,患病人数占45.6%,51~60岁占5.52%,>60岁组占0.73%。各年龄段组内细胞学异常分布无明显差异(x2=3.15,P>0.05)。各年龄组组间细胞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P<0.05),其中31~40和41~50组分别占38.6%和45.6%,合计共占84.2%。

表3细胞学异常与年龄分布(岁)

.

3讨论

子宫颈因其解剖学位置及组织学特点,是妇产科疾病的好发部位,如急、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裂伤,宫颈癌等,尤其是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危。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近年估计全球宫颈癌5年患病例数为150余万人,其中3/4以上的患者是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有30余万患者,全球每年有20余万妇女死于宫颈癌[3]。宫颈癌显著的特点是有癌前病变期,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关键是进行筛查,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及时做恰当的处理,治愈率可达100%[4]。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筛查方法之一。传统巴氏细胞学涂片在玻片上涂片固定和染色后,由细胞学家对细胞进行分析评价,假阴性率较高为15%~40%[5]。自TBS系统和液基细胞学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对细胞学诊断的符合率有很大的提高。宫颈TCT结合TBS系统进行细胞病理学分类,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宫颈阴道疾病检查的常规方法。但TCT筛查涂片中难以取到完整的宫颈交接部标本,而HC2-HPV检测弥补了以上不足。本文资料TCT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85.9%,HC2-HPV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71.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C2-HPV联合TCT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较高,优于单独应用TCT检测。

本研究还提示从年龄段上,CIN在31~50岁发生率明显较其他年龄段高,此年龄段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但各年龄段内TBS分级均有分布,其分布与年龄无明显差异。美国癌症学(ACS)2004年版癌症普查最新指南指出[6],建议有性生活史约3年后就开始宫颈普查(年龄不超过21岁),30岁之前的应每年做1次常规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或每两年做1次液基细胞学检查,对那些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或阴性的女性,到30岁以后可每2~3年普查1次,70岁以上的妇女如连续3年以上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或阴性,同时在70岁以前的10年里没有异常或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者,可以选择停止宫颈癌的普查。我们建议30岁以后就可以开始间断性常规的宫颈细胞学检查,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HC2-HPV联合TCT可显著提高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是一种较准确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宫颈病变筛查对于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有重要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其确切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以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rbynM,BergeronC,KlinkhamerP,etal.Liquidcomparedwithconventionalcervicalcytolog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ObstetGynecol,2008,111(1):167-177

[2]顾美皎.TBS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8):466-467

[3]LiveraniM,DePaolaF,DanesiS,etal.Applicativeaspectsofliquid-basedcytologyincervicalcancerscreening[J].Pathologica,2006,98(6):629-634

[4]JuricD,MahovlicV,RajhvajnS,etal.Liquid-basedcytology——newpossibilitiesinthediagnosisofcervicallesions.[J].CollAntropol,2010,34(1):19-24

[5]LimayeA,ConnorAJ,HuangX,etal.ComparativeanalysisofconventionalPapanicolaoutestsandafluid-basedthin-layermethod.[J].ArchPatholLabMed.2003,127(2):200-204

[6]刘向阳,冯飞跃,赵守华.美国癌症学会(ACS)2004年版癌症早期筛查指南解读[J].中国医刊,2004,39(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