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疾病的合理用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肛肠科疾病的合理用药

吴杰

吴杰(吉林省桦甸市肛肠医院吉林桦甸1324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肛肠科住院病例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8-2010年3年300份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份病例共涉及肛肠科6种病,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165天,合并用药数最少2种,最多7种,合并用药天数,最少为5天,最多165天,抗菌药物,二联占64.2%,三联占35%,四联占0.8%。

【关键词】肛肠科疾病的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造成药品的浪费,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二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不利;三是耽误治疗,推动合理用药,减少药害,提高疗效,达到三好一满意,这也是药物治疗的关键,为此,本院对肛肠科2008-2010年300份住院病例进行了用药合理性分析。

1方法

随机抽调我院肛肠科2008-2010年3年300份住院病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6岁,主要调查患者的情况、临床诊断、用药情况、治疗结果、不良反应。

2结果

2.1疾病种类,300份病例共涉及6种病,依次为(1)肛周脓肿(2)炎性外痔(3)血栓外痔(4)肛瘘(5)溃疡性结肠炎(6)肛裂

2.2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165天

表1平均住院时间

年份200820092010

平均住院时间(天)21.5820.7819

2.3合并用药数目:最少合并用药数为2种,最多为7种,无单一用1种药物治疗者,见表2

表2合并用药例数和百分比

用药数目234567

例数154715062206

百分比(%)0.515.65026.60.660.02

2.4合并用药天数,最少为5天,最多为165天,见表3

表3合并用药天数

天数5-7天8-14天15-30天30天以上

例数601853025

百分比(%)2056.6100.83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300份病例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286,占95.3%,抗菌药物单一应用占0%;二联占0.05%;三联占15.6%;四联以上占50%。按用药频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前几位抗生素:注射剂为青霉素、磷霉素、氨芐西林、头孢唑啉钠、头孢塞肟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口服给药制剂为头孢氨芐、阿莫西林、氟哌酸、红霉素肠溶片。

3不合理用药行为分析

3.1理化配伍禁忌

3.1.1输液处方中庆大霉素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维生素C所致的酸性环境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庆大霉素在PH8.5时抗菌效力比PH5.0时强约100倍,故同时合用会降低疗效,特别是当庆大霉素在治疗肛瘘感染或口服用于肠炎时,不宜与维生素C配伍使用。[1]

3.1.2红霉素肠溶片与碳酸氢钠片同服,肠溶片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在碱性环境中如小肠中分解,若红霉素肠溶片与碳酸氢钠片同服,则碳酸氢钠在胃中局部产生碱性环境足可使红霉素片的肠溶衣分解,当红霉素再移入到胃的下一部位酸性环境中时,很快分解失效。

3.2影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的联合用药

3.2.1甲氧氯普胺(或吗丁啉)片,需与西咪替丁片按常规剂量同时口服,甲氧氯普胺(或吗丁啉)片可使西咪替丁的吸收减少20%,或30%。

3.2.2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与硫糖铝(或胃仙U)同时口服,因硫糖铝(或胃仙U)需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分解出带负电的残留多聚体,保护溃疡面,而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了硫糖铝分解所需要的酸性环境,达不到治疗效果。

3.3无关作用的联合用药

3.3.1青霉素钠与氨芐青霉素钠同时使用,这是一对无关作用的联合,因为(1)若为耐药金葡萄感染,这两种药物均无效于事;(2)若为阳性敏感菌感染,只需单用青霉素足以杀灭这些细菌,因青霉素钠对阳性敏感菌的杀菌力比氨芐青霉素钠要强的多,二者合用氨芐青霉素钠似乎多余;(3)若为敏感菌的混合感染,则单用氨芐青霉素钠即可,青霉素钠对阴性杆菌的作用极微。(4)目前耐氨芐青霉素钠的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奇异多变形杆菌日益增多,若遇这些耐药菌二者联合皆无作用。

3.4合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3.4.1庆大霉素注射液(或丁胺卡那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静脉注射,西咪替丁有类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合用可引起呼吸抑制。

3.5重复用药

3.5.1丁胺卡那注射液与小诺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丁胺卡那和小诺霉素均属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会增加其耳、肾毒性。

3.5.2法莫替丁片与霉尼替丁(或西咪替丁)片或奥美拉唑胶囊与西咪替丁片,按常规剂量服用,同属制酸药,合用将导致制酸过度,引起不良反应。

3.6其它:单用抗生素治疗肛肠科疾病疗效较差,应同时加用止血药、止痛药、中药等疗效显著。

4讨论

4.1肛肠科病人同时患肠炎、混合痔患者较多,为此临床用药也多种,有的患者除按照医嘱用药外,又自行添加药物,或同时接受不同医生的几种处方服药,即有西药又有中药,由于门诊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很难掌握,所以根据处方分析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住院病人由护士按医嘱用药,利用病例分析患者用药合理性数据可靠,可信度高。

4.2合并用药的目的在于借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然而有时后果却往往适得其反,服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并用0-5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而并用16-2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增加到54%,本次所调研的病例中,合并用药数占比例数大的为4.5.6.7种药物合并应用,分别占13.5-21.%,而10种以上药物合并的仅占2.5-4.5%,合并用药数及并用药天数基本合理。

4.3真正全面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需要医、药、护三方面配合,临床医生在诊断理疗中占主要地位,只有诊断正确,才能保障用药准确,要达到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除依赖护理上严格执行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可评价药物治疗结果,效益和风险,提供药物知识信息,三者紧密相结合,才能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文,沈阳余,杨毓瑛.不合理用药分析200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7,100-1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