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中ITS与道路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交通工程中ITS与道路安全

李世伟

贵州省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550022

摘要:因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而伴随产生的交通堵塞、安全事故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ITS有效缓解了车和路的矛盾,车和环境的矛盾的利用率,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

关键词:交通工程;ITS;道路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交通需求也迅速增长,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虽然大量投入财力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交通状况恶化及其伴生的安全事故、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恶化。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ITS(智能运输系统)通过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率,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智能运输系统)的运用使汽车与道路的功能智能化,同时提高了运输效率,保障了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了空气污染。

1目前ITS运用情况

ITS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

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车和路的矛盾,车和环境的矛盾。

目前我国ITS主要运用在ETC、网购、车载导航,航空信息服务,高速公路通信监控、

城市指挥系统等方面。其中ETC用户覆盖超过12万公里,用户超过5900万户;车载导航每年销售超过370万台,手机导航用户超过6.4亿;网上销售火车票比重超过总销售额的60%;通过智能物流支撑网上购物50000亿人民币,网约出租车开通服务城市超过400个,用户2.25亿,日均订单1000万;发型公交IC卡4.3亿张,高速公路通信监控覆盖10万公里以上,国家公路运行监管系统覆盖40万公里以上,城市指挥控制系统超过200个城市,航班信息服务APP用户超过3000万,网上销售机票占总销售额的80%,北斗系统目前覆盖亚太,2020年覆盖全球。

2IIS在交通工程方面的作用

在公路运输领域,ITS将汽车、驾驶员、道路及其相关的服务部门相互联系起来,并使汽车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路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公安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道路营运管理等部门),出行者可时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ITS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

--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系统的研究、开发、和普及,创造出新的市场。

3ITS有效缓解车和路、车和环境的矛盾

目前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汽车的增长速度,大量的车集中在路上,不仅仅使交通受阻、燃油的消耗增加,而且这些汽车排出的尾气也加重了城市污染。采用ITS系统有效缓解了车和路的矛盾,车和环境的矛盾,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融入信息技术

ITS是集卫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它通过实现人、车、道路的密切配合来和谐统一地提高综合交通的运输效率,包括机场车站客流疏导系统、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高速公路综合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诸多子系统。将卫星定位仪以及自动引导提示器等高技术设备结合起来,实时不断地同信息中心进行数据交换,给司机设计出一条不堵车的路线。根据交通信息中心提供的动态信息,实时调整行驶的路线以确保行驶过程的快捷。同时结合ETC实现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

3.2缓解交通阻塞

提高安全水平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单独从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着手或者从车辆的角度去考虑其发展,都无法有效解决交通安全水平提升。ITS实现了单一依赖基础设施扩张的粗放型交通增长,向依靠科技、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集约型交通发展方向转变。ITS能够有效地适应各种交通状况,车辆速度、交通流量等信息通过埋在地下的感应线圈传导到交通监控中心,对车辆进行合理疏导和调度,达到缓解交通阻塞,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的作用。同时ITS能够提高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ITS中的多项安全管理措施,大大减少交通事故。采用ITS可降低8%的交通事故率,死亡人数可降低30%左右。

3.3缓解环境污染

通过ITS管理,增加通行选择能力,使车辆都能以最短的距离、最佳的车速运行,既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污染,特别是不停车收费系统对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改善。

4交通工程对ITS的发展要求

4.1ITS发展理念

ITS的最终目标是成倍降低事故和伤亡率,成倍提高基础设施交通承载能力,真正

实现交通资源最高效利用,需要在既有的设施基础上,依靠智能化提升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载运工具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化运行和自主运行,形成服务和制造领域的新产业。

4.2现代综合交通工程对ITS的要求

(1)、提升装备和载运工具智能化水平,实施互联网+便携交通和高效物流

(2)、完善交通决策支持系统,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覆盖全国

(3)、提升交通管理的信息应用水平开发一站式交通票务和出行服务

(4)、加强自能交通的设施建设,建立高效运行管理和控制系统

(5)、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运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形成“智慧公路+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

目前在进行交通工程的规划和改造过程中,均引入了ITS设计思想和ITS设计空间。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创新基础设施的结构和组成,开放、共享和合作的服务与管理系统,通过ITS给人们带来方便、安全和快捷。

参考文献:

[1]刘北辰,智能运输系统-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商品储运与养护,2004年

[2]《智能交通系统手册》译著王笑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9月

[3]王笑京、虞明远、余艳春、李宏海、王优选,《我国交通运输低碳智能发展战略》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