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腹裂患儿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先天性腹裂患儿护理体会

张小红张俊霞崔萍

张小红张俊霞崔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河南洛阳471003)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331-02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腹裂患儿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对5例先天性腹裂患儿术前术后保暖、肠管裂口护理、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护理。结果5例中1例放弃治疗,其余4例治愈出院。结论先天性腹裂患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患儿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

【关键词】腹裂患儿护理

新生儿先天性腹裂是一种临床上极少见的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约3~7万新生儿中发生1例[1]。是由于脐带周围的腹壁全层缺损导致胃肠道突出在体腔外,尽早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腹裂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后死亡率极高[2]。我院于2006-2011年收住5例先天性腹裂患儿,经及时肠内容物回纳修补手术及术后监护,静脉高营养疗法等,抢救成功,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5例中,男3例、女2例,日龄2h至20h,其中2h1例,4h1例,6~20h3例。出生后即见胃肠突出在腹壁外。3例腹腔脏器外露较多,其中1例于第10天行2期手术;1例于第12天行2期手术;1例家属放弃治疗于一期术后2天自动出院。2例腹腔脏器外露较少,外露脏器行1期手术给予回纳。5例中1例因切口疝于2岁时住院做切口疝修补术,1例放弃治疗;其余经随访均发育良好,身体健康。

2治疗方法

本组有3例1期手术用无菌塑料薄膜代替腹膜保护腹腔脏器。将无菌塑料薄膜底端与缺损腹壁缝合,用塑料薄膜包裹外露肠管,塑料薄膜顶端用大号持物钳夹闭(钳端套止血带避免损伤组织),起到腹腔的作用。每天将外露肠管向腹腔挤送一次,待腹腔能容纳全部肠管时行2期肠管回纳术,缝合腹壁。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保暖5例患儿均为院外出生,急诊到我院后立即用无菌温生理盐水纱布将外露肠管覆盖,防止因水分蒸发后肠管干燥、肠管污染和肠管被机械损伤。本组5例入院后立即置新生儿暖箱,以便保暖及操作。箱体温度调节为31~34℃,通过调节箱温维持患儿体温于36.5~37.0℃。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腹裂患儿肠管外露,水分蒸发大,带走了更多的热量,更易使体温低下而加重病情,所以腹裂患儿的保暖措施显得更为重要。

3.1.2禁食、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建立静脉通路、抽血样备血做好术前准备。

3.1.3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家属对本病了解很少,担心患儿的预后,产生焦虑紧张情绪,我们医护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置患儿于新生儿暖箱内,根据体温调节箱体温度,维持患儿体温在36.5℃~37.5℃。取去枕平卧位,肩下垫软枕,畅通气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体温、心率、呼吸、面色、口唇颜色及血氧饱和度。新生儿皮下脂肪薄,容易患硬肿症,因此要严密观察。新生儿皮下组织硬肿最常发生在胸部、肩部、上臂、大腿等部位。发生新生儿硬肿症时,将维生素E胶囊涂抹在患处,医护人员用大拇指指腹和大鱼肌均匀按摩患处,2~3次/天,直至皮肤恢复弹性。

3.2.2管道护理妥善固定胃管,以防脱落、扭曲、折叠、堵塞。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胃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及引流量。如胃管堵塞,用5ml温生理盐水冲洗,保持胃管通畅。

3.2.3观察腹部切口及外露肠管患儿麻醉苏醒后保持其安静。由于胃管的刺激和饥饿等其它不适,患儿往往烦躁、哭闹,使腹腔压力增加,增加腹部裂口张力,影响裂口愈合。术后应保持患儿安静,经常用棉棒沾生理盐水擦洗口腔、湿润口唇;间断用滴管滴温水于其口腔,每次数滴,可减轻患儿口腔及咽部不适;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避免胃液潴留,引起腹胀、恶心、呕吐而增加腹腔压力。一期手术后,塑料薄膜顶端用大号持物钳夹闭(钳端套止血带避免损伤组织),将止血钳水平放置,用绳子系住固定于暖箱顶盖上面,使肠管不被受压扭曲,每天将外露肠管向腹腔挤送一次,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及外露肠管血运[3]。

3.2.4肠外营养护理腹裂患儿由于术前肠管大量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量大,容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而且蛋白质损失为50~250mg/kg/小时,易致低蛋白血症,因此,必须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调,输入蛋白质,实施静脉高营养。使用微量输液泵输液,以精确控制输液速度。

3.2.5术后饮食护理当患儿腹胀消失,大便排出通畅,肠鸣音正常,胃肠减压引流物正常,可以考虑进食。本组进食方法为先喂温开水5ml,每2h1次,无腹胀呕吐,1d后进食1∶1奶5ml,每2h1次,以后改全奶5~10ml,每2h1次,逐渐至全奶按需喂养。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58-459.

[2]战立功,王群思,魏艳,等.小儿危重病监护学.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455-457.

[3]张彬.用塑料袋代替人工腹腔整复先天性腹裂的护理.当代护士杂志,2003,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