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对策刘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对策刘雁

刘雁

山西省公路局大同分局山西大同037006

摘要:近些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公路建设也不断发展。对于我国公路路面来说,往往对应的是沥青路面,但沥青路面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多,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导致沥青路面受损。因此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必须及时明确病害原因,并加大养护力度以及防治力度。本文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裂缝形式及产生原因,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裂缝

引言

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是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在公路工程中的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主要包括了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状裂缝以及网状裂缝,还包括低温收缩型和温度疲劳型的裂缝以及反射型裂缝等。

1、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

第一,设计方面。以设计角度来讲,如果沥青路面发生裂缝问题,其主要是由两方面造成,即路面结构不满足施工要求、厚度超出合格标准,在此基础上,伴随交通量和汽车荷载的增加,路面强度很难达到实际要求,最终出现路面裂缝情况。第二,材料方面。在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情况,是造成路面裂缝直接原因,如果混合料的油石比较低,且存在集料级配与不科学配合比等,均会造成路面早期裂缝,需要施工人员引起高度重视。第三,施工方面。其问题主要是指:材料选择时,路面沥青与路基物料未满足相应标准:沥青铺设时,横向未进行均匀滩涂,使其沥青混合中发生离析情况,最终造成纵向密度出现较大差异;沥青混合料进行铺设时,如果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沥青碾压过程温度差较大,进而出现裂缝问题。第四,超载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在市政道路的使用过程,超载属于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其原因为:超载情况会导致拉应力超出材料抗拉强度,致使基层底部发生裂缝。另外,超载车辆的行驶过程,在速度不断变化下,会随之产生剪切应力,加快沥青面层损坏速度。第五,气候原因。在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如果环境温度持续下降,路面会随之产生收缩效应,使其发生收缩缝等情况,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会逐渐产生裂缝,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对旧路面进行加铺时,在前后温度影响下,使其新铺面层发生裂缝;如果混合料中水分不断建设,极易造成新铺基层的干缩效应,同时将裂缝反射于沥青面层。

2、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的对策

2.1严格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提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水平,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做好试验研究工作,提升配合比设计水平。要确保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良好,在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用水量,实现低砂率、低塌落度、低水胶比,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和易性与密实度,保证工程质量。结合沥青路面施工需要和现场基本情况。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该适当掺入高效减水剂、粉煤灰等,进而增强沥青混合料强度与韧性,让混合料具有低热性能和高抗拉值特征。从而有利于保证施工效果,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也有利于防止路面裂缝产生。

2.2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施工单位应该制定严格的制度与措施,增强对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认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制度措施落实下去。要确保沥青、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合格,从质量可靠的厂家采购原材料,确保供货及时到位,质量合格。同时还要按要求试验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将其用于现场施工。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3.7之间,混凝土含砂率控制在30%以内。重视石料筛选工作,确保级配合理,满足施工需要。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如果含泥量过大,应该用水冲洗,直至含泥量合格为止。

2.3提高沥青混凝土质量

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增强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施工效果。配合比设计时,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降低用水量,选用低水灰比方案,进而增强混合料强度,预防收缩裂缝产生。要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和工作,加强拌和温度控制,确保拌和时间合理,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和易性与密实度。精确计算沥青混凝土的各种配料,正式拌和前进行试拌,合理确定各项指标,有效指导沥青混凝土拌和工作。拌和应该选用先进设备,加强拌和质量控制,增强沥青混凝土综合性能,为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预防裂缝产生奠定基础。

2.4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重视公路基层质量控制,保证基层处理到位,厚度均匀一致,承载力满足要求,具有较强的强度与刚度,能有效承受行车荷载,避免出现沉陷等问题,这对预防路面裂缝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沥青封层处理活动,防止裂缝断板产生。如果基层出现隆起或碾压破坏现象,应该立即采取修复和处理措施,防止反射裂缝产生。加强沥青混凝土铺筑工作,按要求进行铺筑,保证施工效果,为碾压施工奠定基础。摊铺时还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效果。摊铺完成后还要进行振捣施工,确保用力适中,振捣密实到位,进而增强路面密实度与强度,有效防止裂缝产生。重视混凝土碾压施工,确保路面压实度合格,保证施工效果。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应该立即覆盖土工布进行养生,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并加强交通管制,养生期间车辆和行人不得通行,实现对裂缝的预防,促进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提升。当沥青混凝土强度合格,养护工作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开放交通。

3、养护技术

公路路面的裂缝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会破坏路面结构的裂缝;一种是会影响路面结构的裂缝。对于第一种裂缝来说,可以采用灌浆养护技术。在应用这一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将沥青加热到150℃左右,然后把热沥青倒入铁制容器内,向裂缝进行灌注。一般来说,灌浆的次数应该在三次以上,等灌浆的温度和地表温度一样,施工即完成。灌浆材料除了沥青之外,还应该有专用的胶质材料、改性材料等。在公路路面的养护中,压浆是最基础的养护技术,在应用这一技术时,施工人员要把高压注浆管中的水泥注入到裂缝之中,并根据路面状况选择不同型号的水泥。在进行压浆之前,应该对裂缝外围进行防护,避免泥浆溢出,对裂缝外侧的路面造成不利影响。很多公路路面的裂缝都是在温度影响下产生的,对于一些程度较轻的裂缝来说,可以采用摊铺的养护施工技术。在应用这一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先清理裂缝周围的地面,然后在裂缝上涂抹乳化沥青材料,再撒入粗沙砾和石屑材料等,加大材料的摩擦度,在注入材料之后,可以应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对于一些地面沉降地区的裂缝来说,挖浆方法的应用非常普遍。在使用这一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治理该区域的病害,然后以裂缝为基点,在小范围内开挖,再将大粒径的随时填补到开挖区域,用压实机压实。一般来说,大粒径的沥青碎石需要和石屑材料进行组合,压实度应该限制在98%以上,孔隙率应该保持在15%左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公路项目工程也越来越多。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路面经常会受到外界温度、沥青材料和地下水影响而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一旦公路路面出现裂缝,公路的整体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为了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转,施工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养护措施和科学的养护技术,对裂缝进行修补,以此保证公路路面的质量,稳定城市的交通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世芳,车艳丽,李楠,徐志刚,安毅生.一种基于多尺度脊边缘的沥青路面裂缝检测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04).

[2]王冲,王葆茜.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自动识别方法研究[J/OL].中外公路,2013,33(06).

[3]汪生忠,蔡乾东,李延盛,许辉,徐培华.河西戈壁荒漠地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沥青路面裂缝浅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