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吴桂香

吴桂香(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江苏无锡214007)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我院40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传染科12例,供应室11例,门诊8例,重症监护病房9例;其中锐器伤发生32例,污染血液喷溅8例。结论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是目前护理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应该加大防范力度。

【关键词】职业暴露职业防护原因分析护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66-01

临床护理人员因与病人和污染物品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会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发生职业暴露的几率较高。但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危害认识不足,对工作中所接触的各种传染源防护意识不到位。个别护理人员怕麻烦而延续长期不规范的操作习惯,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威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我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至2010年我院40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分布在传染科、供应室、门诊、重症监护病房等科室。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科室,主要原因、途径,采取防治措施、趋势等。

2结果

2.1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科室传染科12例,供应室11例,门诊8例,重症监护病房9例,因此,传染科、供应室、门诊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是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2.2职业暴露原因护理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不戴手套,处理使用后注射器及针头违反操作规程。

2.3职业暴露发生途径其中锐器伤发生32例(占80%),污染血液喷溅8例(占20%),可见锐器损伤居首位,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2.4职业暴露人员采取防治措施锐器伤发生后,均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即立即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血液,24h内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液检测,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及其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5职业暴露发生趋势2007年至2010年我院护理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别是2007年发生6例,2008年发生8例,2009年发生12例,2010年发生14例,发生率呈逐年上升,上升幅度较大。

3原因分析及对策

3.1原因分析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尖锐医用器械,与病人接触密切,职业暴露及危害随时发生,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从上述职业暴露分布科室可以发现,针刺伤主要发生在我院的传染科、供应室、门诊及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欠缺。从上述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中发现,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差,操作后锐器放置不当,操作后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时,双手对接针头及针帽,违反操作程序,抽血时不戴乳胶手套,使用后锐器不及时收集到锐器收集盒内等,造成自己及他人的损伤。管理意识淡薄,目前我院相关科室虽然制订了有关管理及防护制度,但是,在执行力度上相对较差,对护理人员的岗前教育不到位。有的怕增加医疗成本,极少提供防护物品,平时只注重医疗护理质量及优质服务,忽视了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的实施。

3.2对策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组织护理人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采取讲座及竞赛等方式,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改变错误的操作习惯。提供相关的防护物品,制订防护标准,大力推广真空采血管,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职业防护纳入护理操作常规。加强职业暴露的控制与管理。加强监督管理,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使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操作中时刻树立防护意识。合理人员编制,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次数及与病人接触的频率。护理人员自身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降低职业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