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型号外协产品质量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航天型号外协产品质量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安荣涛

关键词:航天产品;外协过程;质量管理风险;质量控制

随着外协任务规模和协作单位数量的增长,因外协而引发的质量、进度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给项目的研制造成了较大影响,同时也对企业自身的外在形象和长远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做好外协外包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十分重要。

1.?航天型号外协产品质量管理内容与流程

1.1建立外协产品管理流程

基于航天产品分系统研制技术流程为基础,结合总体产品保证要求,针对外协任务研制特点,梳理出外协产品管理流程。

1.2综合评定外协供方能力

对重要外协供方进行择优评审时,应重点关注:技术保证能力(技术指标满足情况、同类产品以往供货经历等)、质量控制水平(质量体系建设情况、产品执行标准、设备配套及使用情况、检验组织情况、资质情况)、经费预算情况以及加工周期是否满足任务需求等。

1.3关注过程策划

对外协供方进行分级、分类和差异化管理,应特别关注新供方及与以往型号有技术状态变化的外协供方具体如下:

第一,外协任务确定后,应编制外协产品技术要求、产品保证方案,邀请外协方共同评审后执行,确保外协任务要求准确传递至外协方。第二,要求外协方设计评审与产品保证评审同步进行。在评审中,关注其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的同时,应关注其技术流程及计划流程是否包含质量保证流程,是否设置相应的验证点(如重要节点评审、专项复查、测试覆盖性等),是否提前进行了3类关键特性分析并具有切实可行的验证方法、条件等,是否提前识别了设计、研制、生产、试验、检验等多方面存在的风险,是否提前制定了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控制措施。第三,要求外协方提前梳理数据包策划清单,于任务协出方审查后执行。审查外协方数据包策划清单时,应关注其是否囊括设计输入、设计输出、产品保证、工艺、物资、生产、测试、试验、关键项目、技术状态、问题处理、产品交付等方面。

1.4重视外协产品过程控制

第一,参加外协产品重点节点验证工作,对外协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归零应按照航天产品“双五条”归零要求进行,并对本单位承担的本型号以及其他型号任务开展“举一反三”工作。第二,根据外协产品更改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编写技术状态更改论证报告,经过评审,更改申清表签署完整后执行外协产品技术状态更改管理流程。第三,应重点关注外协方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元器件选用控制等工作,确保详尽掌握外协方研制进展及质量状况。

1.5加强需求沟通,传递质量信息

第一,及时上报质量信息月报。外协产品研制工作启动后,为保证研制目标顺利实现,详尽掌握外协方研制进度,应实行产品研制月报制度。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上报并执行日报制度。

第二,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应当定期召开外协方质量会议,要求其汇报相关“风险短线”,如元器件风险、二次外协等。梳理“风险短线”内容,并对产品的研制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了解质量形势,及早采取措施。每次召开质量会议后,应编写会议纪要并下发外协单位。

1.6重视外协产品验收

外协产品验收时,应对提交验收的产品数据包清单和交付文件进行集中审查,重点对数据包完整性、齐套性和文件的正确性进行审查,满足要求后方可组织验收。

一般从数据包审查、验收测试、机械接口检查三方面开展产品验收。严格按照验收程序逐项进行检查确认,包括文件图样与产品实物的一致性、待办事项的闭环情况、生产过程数据包是否符合要求、质量记录是否可追溯等。

对外协产品技术状态更改控制情况进行验收审查,确认技术状态更改己落实到技术文件和产品实物上。对于验收测试结果不满足要求、文实不符、数据包不满足要求或影响使用的产品,应严格拒收。

二、航天型号外协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方案

2.1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与外协单位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建立平等互利、共生合作的友好关系。从简单的供需关系向战略伙伴方式转变,提高双方的信任水平,向长期、战略的供应链式管理思路发展,把外协单位的联合参与、实现共同目标纳入本单位的方针和战略,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分摊,建立以市场为纽带的市场同盟,提高航天科研生产任务市场化资源配置能力。

2.2完善外协外包管理体系

航天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外协加工管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完善外协外包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外协单位选择的基本要求和条件标准,规范外协外包单位选择、合同签定、产品采购管理流程,完善风险环节的控制措施。在管控环节清晰受控的情况下,缩短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使外协任务管理工作“有点可控”、“有法可依”,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标准不一、执行不一的情况,弥补因经验不足而造成的管理不严、控制不当的现象。

2.3提升外协方质量管理能力

持续推进型号外协外包产品供应商质量认证工作,强化与配套单位的市场化关系,加大对外协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审核、任务承制资质的定期复核的管理力度,促进外协方提高任务承制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确保外协外包产品质量合格、供应稳定。开展供应商管理手册编制工作,明确航天型号产品对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定期开展供应商约谈,排摸问题,不定期开展质量管理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2.4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对拟承担配套任务的单位,采用竞标式的优选模式,逐步形成多方承担、双定点管理模式,采用多定点任务分配机制,拓宽供应商渠道。对合格外协单位名录实行动态管理,明确外协加工单位的质量职责,对外协加工单位宣贯军品质量意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理顺各方权利和业务,对单方造成质量问题的加工单位,除承担原材料费用外,视对产品开发周期的影响大少,还需承担相应的经济惩罚。

2.5强化过程跟踪控制

加强外协管理,航天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要根据设计文件和产品生产需要识别和确定关键、特殊过程,编制参数记录表,并传递到外协单位,强化关键工序的质量记录和可追溯性管理要求,以证实产品的实际质量状态,做到可追溯、可检查。对外包单位要进行严格评价及动态管理,及时开展合同履行、质量技术协议、进度要求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协调处理。

2.6建立提前策划机制,及时预警

提前调整外协外包的计划任务应建立提前策划机制,对于每个任务都应将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执行人。外协外包任务启动后,航天企业的计划人员及技术人员,除了对任务书、合同中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外,还要根据任务的规模、时间跨度等因素进行定期检查。对于可能出现的计划调整,应积极预警并提早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双赢的基础上将影响减至最小。

3结束语:

随着国家不断加强航天事业的力量,航天企业的生产任务也日益增加,其中外协外包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外协外包产品的质量水平关系到航天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外协外包产品的质量水平是保证航天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安思颖,龚喆,李婷.关于载人航天型号外协产品有效质量管控的思考和实践[J].项目管理技术,2019(4).

[2]卫翠玉,李宁,马腾,.航天产品外协质量管理风险与控制措施[J].项目管理技术,2019(5).

[3]祝军生,沙群.企业外协产品质量管理之探索——以航天企业为例[J].质量与标准化,2017(11):41-43.

[4]刘洋,王乐乐.航天产品外协质量控制策略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17(1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