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织评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3

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织评说

黄运平

黄运平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摘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而教学督导组织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当中较为核心的一环。由于多种原因以及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无论制度建设、评价标准还是工作方法都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及从走访其他民办高校掌握的资料出发,重点论述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织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黄运平(1981—),男,广西防城港人,南宁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科科长,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4-0038-03

一、明确高校教学督导组织特点和其存在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督导组织的母体。质量管理指的是管理者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种行为活动。要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为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的管理理念、方法符合高等教育特点,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在高校引入ISO9000系列标准,不但有助于学校建立更为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还能使学校的“产品”——学生获得较好教育质量,在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成功。在国外,英国早在1987年就将ISO9000系列标准引入教育领域,随后,美国、挪威等国相续用其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我国各高校构建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督导组织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走访的多数高校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高校教学督导组织是由学校组织成立的机构和人员,在学校领导或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对学校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校,大都设立有教学督导机构。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即主管教学副校长主导型、教务处职能部门型、主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共管型、独立机构型,大概有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职责主要为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咨询和依据。教学督导工作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对决策系统的参谋和咨询、执行系统的检查和指导、教学资源保障系统的桥梁和沟通、信息反馈系统的补充和核证等几方面都起到作用[1]。

(三)与教育督导的不同。1949年,教育部设视导司,视导司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视导工作,检查各大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的各项教育政策、决议、指示的执行情况。1991年,国家发布《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我国教育督导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构成,所形成的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2]

教学督导与教育督导的区别明显,教育督导由国家任命,教学督导则一般由学校聘请;教育督导督导范围主要为教育行政工作和学校工作,教学督导主要督导学校的教学工作。

(四)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内容。教学督导的使命决定了其工作内容与教学工作各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主要工作对象是教务处、各院系以及教研室、学生。高校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主要为:

1、参与制定、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其他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依此对教学部门、教师、学生进行相应检查。

2、采取诸如检查教案、教学大纲、作业、试卷,教学巡查、试讲、听课评课、座谈会等方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发现问题则及时反馈并提出相应意见。

3、总结推广在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先进经验,进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教学督导组织的高校,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就会失去监督和指导,它的管理制度就不能称之为完善,它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就难以保障和提高。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效的教学督导组织是不可或缺的。

二、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织存在主要问题

民办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取得较好发展,对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但不可否认,民办高校在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大多都有自己的教学督导组织。由于种种原因以及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民办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无论制度建设、评价标准还是工作方法都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

(一)学校领导认识不够,缺乏有效运行机制和制度,督导队伍建设落后。教学督导工作的效果通常是隐性的,在较短时间内难以体现出来。由于体制的原因,资金的不足,办学理念的偏差等等,大多民办学校的领导层对教学督导认识不够,督导地位得不到重视。学校缺少完善的有关督导制度性文件,督导组织机构、人员缺乏相应制度保障,督导工作难以取得成效。而且,由于资金制约,民办高校督导队伍结构较为单一且不稳定,人数相对较少,要么全部聘请校外专家担任,要么全部由企事业退休人员担任,或者随意聘请校内非专业人员兼任等等。校外退休人员时间较多不假,但老式经验与时下新思想易起碰撞,难以被校内年轻老师所认可;校外企事业专家经验丰富,具有时代前沿的专业知识,能较为专业的指导校内青年教师,但绝大多数校外企事业专家身兼数职,时间有限,难以在校内对年轻教师进行详细、系统的督察与指导。

(二)督导工作方式以“督”为主,被督对象有被监视感觉,没有主人翁精神,缺乏积极性。大部分民办高校督导工作不甚合理,以督为主,间辅以导。督导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只检查教师的授课、教案准备、作业试卷批改情况等,以监督为主,不重视对督察结果进行有益指导。例如,部分督导听课结束后不与被听教师沟通交流。这样,督导与教师容易处于对立面,督导对被督对象起不到“导”的帮扶作用,而教师会有被监视的感觉,没有主人翁精神,缺乏全身心投入教学积极性,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三)督导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数单纯以听课为主。多数民办高校督导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表现为多数督导活动仅局限于听课,督察任课教师授课情况,缺少对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等教学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秩序的督导;缺少对作业、考试过程以及试卷、毕业论文等方面的督导;缺少对实践课、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的督导,等等。同时,民办高校督导工作普遍缺乏深度,通常只是对一线教职员工开展监督评价工作,而缺少对学校领导管理水平和学生成才乃至家长满意与否的监督评价。

(四)督导听课评价标准以任课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核心部份。无疑,深入课堂听课是教学督导的常规工作,更是中心工作。而现行的督导听课评价标准主要是以任课教师为中心,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而非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事实,使督导工作的实效得不到体现。

三、构建高效的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织

(一)学校领导加大重视,科学定位,建设高效教学督导队伍。

民办高校管理层要提高认识,明晰教学督导在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当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相应机构、规章制度建设,并在人员配备上加大资金投入,树立督导学术权威,明确督导工作职责,建设一支专业丰富、结构合理、德艺双馨、乐于奉献的高效民办高校督导队伍。

同时,针对民办高校督导资源有限,专业、课程方面存在结构短缺,校本督导在督导过程容易产生“讲情面、走过场”等等问题,可以探索建立不同民办高校间交换督导监督评价制度,创设民办高校教学督导联盟[3]。

(二)督导工作应以“导”为主,以“督”为辅。从词面上看,督导,先有督才到导,最终是落脚于导。督与导从来都不是一对矛盾体。教学督导不应只注重“督”,而应多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通过个人人格魅力,从情感上拉近与被督对象的距离,得到真实的督察情况。发现问题,要中肯、真诚的与对方商讨改进办法,做到因势利“导”。对于典范,则进行总结推行经验,帮助更多教师获取进步。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平等互助合作的督导与教师的关系,利于师德培养,提高教师积极性,让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保障教学质量。

(三)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教学督导以督导课堂教学为中心,深入开展督教、督学、督管活动。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活动大多数于课堂完成,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的服务管理水平怎样都会集中于此得以体现。所以,督导必须深入教学一线,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认真记录,督察任课教师授课情况。有计划的开展教学巡视,进行学风、教学管理情况调查,掌握学生学习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引导,向相关部门反馈。此外,还应定期开展对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作业、试卷、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他教学质量环节的检查、评价,做到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跟踪评价,点面均无遗漏,为教学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四)设置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价标准。教学督导依据各项督导评价标准开展工作,所以督导评价标准必须设置科学,客观,具有可行性,符合民办高校实际,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覆盖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包含有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修订、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验、考试、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等,督导评价标准就应包含这一系列环节指标。最后,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依据实际情况对各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以课堂教学为例。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为改善教师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活动,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包含一系列相关评价指标。现行评课标准主要是参考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是否充分、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等,缺乏关注学生状态以及学习成效,导致评价结果独断片面,评价功能以考核教师为主,缺乏发展性[4]。而学生全程地参与教师的授课过程,最为了解教师的整体授课情况,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督导听课要注重对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培养,听课的评价标准要从以任课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评教为主。

(五)开展督导科研工作,走内涵发展道路。我国的民办高校普遍起步较晚,所履行职能主要还是担负教育教学功能。多数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很少或是根本就没有科研,与公办高校相比相去甚远。

但是,教学与科研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好比鸟之双翼。面对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在取得一定的教学成绩之后,民办高校需要根据实际以及自身发展需要,敢于创新,勇担科研重担,使教学与科研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督导队伍成员大都由有较高学术水平、富于教学经验和专业科研知识、热衷教育事业的离退休企事业人员构成。这些督导除了开展听课,检查教案,审阅人才培养计划、抽查试卷等一些常规督导工作之外,还可有针对性的开展督导科研工作,进行专题督导和研究。例如,可以针对某些理论课程学生逃课率较高,考试成绩偏低,教学督导可就此现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进而可以就思政课、基础课进行相应的主题调查研究;也可以就大二、大三学生到课率比大一学生偏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也可以从大一开始挑选几个班级,一直跟踪到大四,对比研究探索班级管理与学习的关系;还可以根据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对学校开设专业进行研究,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谋,等等。

总之,民办高校科研积累较为薄弱,实时开展督导科研工作,使教学督导组织的功能与效益更加凸显,同时亦可推进学校科研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语

各民办高校大都设有教学督导组织,可能体制不一,结构不同,工作方法和内容亦有所别,但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普遍的。教学督导组织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断完善教学督导制度,改进督导工作方法,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晓敏.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

2.黄崴.我国教育督导体质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3.张勤.高校教学督导联盟:内涵动因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4.杨林,杨其华.基于“以学评教”理念的高校督导听课评价制度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

(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立项项目《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与探索》(2011JGB30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盛丹艳)

TheOrganizationofTeachingSupervisioninPrivateColleges

HuangYunping

Abstract:Theorganizationofteachingsupervisionisthecorelinkoftheteachingqualitymonitoringsystem,whichisanimportantwaytoenhanceteachingefficiency.Duetovariousreasons,therearestillmanyproblemsinteachingsupervisioninprivatecollegescomparedwithpublicuniversities,nomatterinsystemconstruction,evaluationcriterion,orthemethodofwork.Thepaperelaboratesthenecessityoftheorganizationofteachingsupervisioninprivatecolleges,analysestheproblemsexistsandraisescorrespondingstrategies.

Keywords:privatecolleges,teachingsupervision,qualitymonit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