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黄永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黄永华

黄永华

黄永华(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高级中学广西乐业5332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1-0070-01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信息技术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校大力提倡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新型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尤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本人总结了教学中的一些得失,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改变教学理念来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必将引起真正的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学会创新的目的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顺利进行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保障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高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环境是顺利进行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校已投入大量资金,保证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我校也配置了备受教育市场关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几十套,同时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为全面开展教育现代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一些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对现有的教学软件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熟练地使用,这是一个极大的困难。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有教学应用价值的软件,教师也在积极地使用教学型软件和一些优秀的工具型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Authorware、几何画板、Flash和电子白板等。要对这些软件能够按照各科的不同需求,组织培训或交流。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说课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说课,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方法(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整合点五个方面讲清楚,重点讲解教学过程和整合点。教材分析中重点难点要讲清楚,对某一知识点采用了某一教学方法。

2、整合点就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量大,可以模拟微观和大型的实验,要辅助的敲到好处,能用实验体现的就要用实验体现,不要迷失学科教学的学科特色,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渗透的无懈可击。对于着重于实验技术和细节的可以用信息技术模拟,而重点作技能培养的一定要亲自动手操作。

3、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储备教学资源,使用时才有选择性,同时资源的呈现形式很重要,从技术上看,学生要看清楚,听明白,重点要突出,不能用繁体字,要去掉无用的资源,背景要清楚,课件要无声音,分辨率要大一些,在视频的选择上,从优酷上选用的资源要进行编辑。

4、对于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最实用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顺序。

四、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简称,它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了教学的突破与发展。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核心。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和交流。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采用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的个别学习型模式;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所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五、教学课件制作不能偏离实际使用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的问题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类:一是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全部罗列,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

六、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一堂好课与其说是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教学的内容得以充实,也促使着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断改革,先进的科技成果,如幻灯、电影、唱片、电视、录音、程序教学机和语言实验室等一经产生,即被移植到学校教育中来,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电脑及其网络理应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如果把电脑及其网络视为解决教育问题症结的灵丹妙药,或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要首先着眼于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七、要转变教学策略和教学组织形式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促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则由过去的“问答式”递进转变为现在的“探究式”递进;教学方法从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现在的启发式、独立研究式和协作探究式的教学;教学手段从过去单纯的教具演示或实验,转变为现在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形象生动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尽管目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但由于信息媒体的进入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则学生可以通过人机交互、小组合作、个别自学等各种形式开展学习;二则由于有了计算机联网这一中介媒体,打破了原来固有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下载学习信息;自由地选择合作、交流的对象。这样在班级授课制中“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贯彻,也大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