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优化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蒋涛

恩施州鹤峰县铁炉乡马家希望小学湖北恩施445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其既是一门综合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活动性质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借助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有利于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科学的潜力得到发展,使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优化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科学学习要紧紧围绕探究开展。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参与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渠道。”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精心审计,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实验、观察等活动中,亲身体验实验所产生的诸多变化和现象,促进自主掌握知识能力的提高。

一、周密设计过程,引导实验开展

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应把准备工作做好,就一些较为危险的实验,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前操作一遍,并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和学生应着重观察的地方记录好[1]。在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指导,以顺利完成相关实验。教师在确定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做好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实验操作的成功性。

以“声音”相关知识为例,通常教师在针对此部分知识展开实验的时候,都会采用相同的力量对大小不同的音叉进行敲击,从音叉的发音将声音的强弱判断出来。但在实验操作中,学生难以清楚地分辨出声音的高低,同时在敲击音叉的过程中不能确保使用的力度始终相同。所以,教师在操作实验之前,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强弱,进而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场音阶,借助对“叮”、“当”的相应音阶进行模拟,使学生了解到“叮”的音阶要高一些。对学生而言,他们并不熟悉敲击音叉,所以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模拟一次,体会重力敲击和轻轻敲击之间的不同。把上述两点掌握到后,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此次实验完成了。

二、发挥农村优势,开展观察实验

相较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尽管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却拥有比城市学校更为丰富的天然教学资源,只要农村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把农村优势发挥好,善于整合运用资源,就势必可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把学生带领到“大课堂”中展开研究,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对动植物生长、空气、水和其他各种自然现象的奥秘进行探索。

以《根朝哪边长》、《茎往哪边长》、《植物怎样“喝水”》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带到田野中,鼓励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根很茎进行收集,之后回到课堂中,立足于教师的指导,分类、研究根和茎,如此,学生在具体、丰富的感性材料面前,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获得相关知识,学生的能力显著的提高,有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在实验过程中适时点拨,指导探究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真正的探究不是教师帮助学生把实验步骤事先设定好,让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步骤展开实验,而应要求学生把研究的方法掌握到,可以自主探究[2]。但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常在遇到一个问题后会将很多种假设提出来,不知从何下手,没有目的性地展开实验,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尽管参与实现的积极性很高,但实验却难以获得成功。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多鼓励学生。

以《养蚕》一课为例,学生刚开始学习本课的时候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温度低,家中有蟑螂和老鼠。一些学生没有将蚁蚕孵化出来,但在教师的鼓励下同时借助家长的帮助,甚至一些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同探析其中的原因,二十多天后,学生们都把蚕茧养了出来,学生们十分高兴,因为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合作经历失败获得的成功,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实验,更像他们人生所要经历的路程一般,不仅有失败,也有成功。

四、创新活动,完善学生自主体验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应展开实践、探究和了解,让学生自主实验主要是为了对学生灵活感知科学以及大胆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所以,实验教学不能完全照搬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展开教学,教师还应积极设计具有发展性和独创性的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以自我思维推动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加深学生对科学求证的魅力和趣味的感受,用尝试和行动促进科学实验学习的良好开展。

以《种子的发芽实验》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以“对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进行求证”为目标,为学生布置“我的种子发芽日记”实验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将实验计划和预计结论拟定出来,之后给出统一条件,明确要求实验天数、种子类型等,之后便让学生自主展开实验,完成实验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和日记展示出来。应注意的是,此次活动凸显出了诸多学生的个性,其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一些学生作出了周密的计划,估算极其准确,日记也十分有条理;一些学生的想法十分奇特,立足于需要条件,将植物邻居和音乐的想法加加入其中;还有一些学生用漫画的方式记录日记,趣味十足;还有一些学生估算不准确,实验并未获得成功,但在自己的日记中也作了总结和纠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所有学僧亲身参与到实验之中,竭尽所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手脑并用,使其爱上实验,让科学实验变成学生学习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吉林教育.2017(14).

[2]李雷.张红侠.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方法初探[J].新课程.上旬.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