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

郑有慧

(河北黄骅神农居医院老年病房??河北沧州?061100)

【摘要】为解除尿潴留及保持尿失禁患者的局部清洁,预防皮肤并发症发生,常采用留置尿管的方法。根据本科住院患者统计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给患者留置尿管51例次,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超过4年(入院前已留置)。规范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从而提高护士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长期留置;尿管;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09-02

留置尿管是临床常见的侵入性护理操作,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迷等患者。目前,临床常用气囊导尿管,优点是易固定、不易脱落、易于会阴清洁。常见的问题有膀胱痉挛、尿道狭窄、引流不畅、自行脱落、尿路感染等并发症[1]。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出现尿液混浊、沉淀或有结晶时,应鼓励多饮水,协助更换卧位,并做膀胱冲洗,每周做尿常规检查1次[2]。

1.长期留置尿管的并发症

1.1尿路感染

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管及膀胱黏膜,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因为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保障。导尿管的侵入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从而引起感染。

1.2导管脱落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易因护理不当造成尿管脱落,最常见的是自行脱落。

1.3拔管困难

造成拔管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气囊活塞失灵而致使气囊内液体不能抽出,引起拔管困难;(2)盲目拔管导致尿道痉挛而使拔管困难;(3)气囊回缩不良,体积增大;(4)尿管末端形成结石。

1.4尿道狭窄

易发生于男性,与尿管材料、尿道损伤、反复感染以及尿管长期压迫尿道口致局部缺血坏死有关。

1.5膀胱痉挛

长期留置导尿使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和气囊对膀胱三角区的压迫刺激所为。

2.长期留置尿管护理的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安全的原则。(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病情,尿管留置时间,尿液颜色、性状、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腹痛等症状。(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4)对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会阴护理、尿道口清洁,保持尿管的通畅,观察尿液颜色、性状、量、透明度、气味等,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5)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尿管及尿袋,尿袋的高度不能高于膀胱,及时排放尿液,协助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6)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摄人适当的液体。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做好尿道口护理。(7)拔管后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处理[3]。

3.长期留置尿管护理方法

3.1解释评估

(1)查对床号、姓名。(2)解释并评估患者病情,尿管留置时间,尿液颜色、性状、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腹痛等症状。

3.2患者准备

(1)环境准备:关闭门窗、拉上隔帘,保护患者隐私。(2)协助患者脱其对侧裤腿盖于近侧腿部,对侧腿用被子遮盖,胸腹部盖浴巾,臀下垫一次性尿垫。

3.3会阴擦洗

(1)将会阴擦洗盘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左手戴手套,右手持镊子。男患者:先擦洗阴茎背面,顺序为中、左、右各用1个棉球擦洗;左手持纱布提起阴茎并后推包皮,充分暴露冠状沟,夹取棉球自尿道口至龟头螺旋向上到冠状沟重复2次,自尿道口沿尿道口外尿管螺旋向下至5cm处重复2次;将阴茎提起,用棉球自龟头向下擦洗至阴囊处,顺序为中、左、右。女患者:第1个棉球擦洗阴阜3下,第2个棉球擦洗左侧大阴唇3下,第3个棉球擦洗右侧大阴唇3下,纱布缠于左手拇指、食指,分开大阴唇,第4个棉球擦洗尿道口,第5个棉球擦洗左侧小阴唇,第6个棉球擦洗右侧小阴唇,第7个棉球从尿道口擦洗至肛门部,第8个、第9个棉球擦洗沿尿道口外尿管螺旋向下至5cm处,第10个棉球擦洗尿道口。(2)清洗完毕后脱手套,用物放于弯盘内,将弯盘撤至治疗车下层[4]。

防止逆行感染:(1)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擦洗两次。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净尿道口、龟头及包皮周围皮肤。(2)定时更换储尿袋并及时倾倒,更换储尿袋时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3)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3.4更换尿袋

(1)常规消毒尿管与尿袋接口2遍,垫无菌纱布与连接处,更换新尿袋。(2)妥善固定尿管及尿袋,保持尿管的通畅。

3.5整理交代

(1)撤去一次性尿垫,协助患者整理衣裤,扫床并整理床单位。(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检查和妥善固定各种管路,保持其通畅。(3)清理用物,洗手,开窗通风。

4.长期留置尿管护理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开放导尿管,采取让膀胱适当地充盈和排空的方法,促使膀胱张力恢复。每2~3小时开放导尿管1次,入睡后要持续开放。如果发现患者脸红、寒战、起鸡皮疙瘩,或出现冷汗等现象,或有便意的预兆,可放尿2次。可让患者在开放尿管时做排尿动作,每天训练几次,直至拔管后自行排尿。间歇导尿法,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女性患者,每4~6小时导尿1次,入睡后导尿管持续开放。每次导尿前让患者试行自解,一旦开始排尿,需测试残余尿量,如果残余尿量越来越少,可适当延长导尿[5]。

鼓励患者多喝水,并勤更换卧位,以利于冲洗,防止尿液的沉淀,每周应做尿常规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有无异常,做出相应处理。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在拔管前教会患者做间歇性引流夹管的方法,以便使膀胱能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5.结论

留置尿管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对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来说,护理是关键,通过仔细观察,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患者易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因此留置尿管时不仅应从护理技术上改进,亦应充分与患者家属沟通,尽可能从生理、心理上予以患者最佳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史文红.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4):180-181.

[2]王丽会.长期留置尿管预防伴随性尿路感染循证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07):591-592.

[3]李冬梅,张玉兰.高龄患者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对策及并发症处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04):268-269.

[4]凌爱华,薛新芳.实施延伸护理服务提高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满意度[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3(08):11580.

[5]黄志娟,叶卫东,叶燕婷,等.延伸护理服务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6(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