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独立学院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黄茂春1苑敏1谢丽莎1谈远锋2(通讯作者)

黄茂春1苑敏1谢丽莎1谈远锋2(通讯作者)

(1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530001)

(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生药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生药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初探,改革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使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54-02

生药学是研究和鉴定生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生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可对生药及其制剂进行标准制定和评价,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以学习常用生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为从事生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生药新资源的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生药学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课系统介绍生药鉴定的理论和方法;实验课通过常用生药的性状鉴别实习和重点生药的显微和理化鉴别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训练。生药学实验是生药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生药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生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奠定基础。

独立医科类院校,现有药学类专业开设的生药学课程大多数照搬办学母体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实验课安排在互动实验室,多以显微鉴别教学为主,授课教师课前讲解完实验内容,即由学生自行操作,观察完后绘图完成作业,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实验所需掌握的内容无从考证,往往课程讲授完毕,学生仍有许多鉴别知识要点未掌握。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无法体现独立医科院校强调动手能力的办学理念。

笔者对这两年的独立学院药学类学生生药学实验教学进行总结,现在的生药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拟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进行改进,现将改革思路叙述如下。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

生药鉴别有四大鉴别: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我院的生药学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为比较合适的1:1,但因为课程学时压缩,实验内容主要偏于主要药材的传统的显微鉴别,性状鉴别主要靠学生自己观察辨认实验员准备在实验室的药材,理化鉴别的内容只有大约3学时的内容。笔者认为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从传统的显微鉴别到综合性、复合性甚至创新性实验,如让学生进行完整的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课上掌握的内容会更多。

二、实验教学手段的改进

传统的生药学实验教学手段,就是教师对学生用传统经验术语来描述所学的实验药材的鉴别特征,然后学生自行制作药材显微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仪器的普及,我院生药学实验课程使用显微互动系统教学,教师实验开始前可以使用互动系统展示实验药材的鉴别特征,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直观的印象,再让学生自行制片观察。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缺少自主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手段往往取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除了在教师在课前尽量收集实验药材的鉴别特征图片之外,课前需将实验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预习,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在课前对实验内容有了初步的印象。在实验开始前,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先行制片,指出实验药材的鉴别特征,教师再进行总结讲解。这样学生对实验内容印象才深刻。

三、实验考核手段的改进

我院生药学课程的总分,实验分数占30%,理论考试分数占70%,实验分数为所有实验作业分数的平均分,实验缺少考核,学生对实验不够重视。笔者认为可把最后一次实验教学设计为考核实验。考试由教师制定出实验方案,在实验开始时让同学明确考核的目的、范围及方法,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考核办法。教师准备好实验考核内容,做好编号,各个学生的实验考核内容不同,由学生抽签,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进行打分。这样就比较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既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总之,通过对生药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进行改进,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使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生药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3JGB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