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效果探讨

何帆,傅远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技术室200011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度我科收治124例种植修复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采用了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和成品钛合金基台修复,随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修复体美观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修复体状况良好、修复牢固、咀嚼功能良好、牙龈无明显炎症。研究组和对照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分别为100.0%和87.5%;并且研究组在修复修复体崩瓷方面和牙龈美观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3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9%和83.3%,有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分别为97.6%和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体对于口腔修复患者具有固定良好,边缘密合性好,美观。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氧化锆;边缘密合性;数字化设计与制作;个性化基台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患者对牙齿修复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缺牙后种植修复方法及材料有多种选择,如钴铬合金、钛合金和氧化锆等,因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优秀的生物相容性,不易引起过敏反应等优点,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修复方式除成品基台修复外,增加尝试了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对2018年度我科收治口腔修复种植患者采用了两种基台修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8年度我科收治124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78例,女46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8.6±7.7)岁。根据患者意愿分别采用了氧化锆个性化基台修复体和成品钛合金基台修复体。将124例患者分别分为研究组(个性化基台组)和对照组(成品基台组),分别为84例和40例(全部为修复体单冠)。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患齿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修复步骤为:种植手术后,研究组在植体上数字化设计及制作个性化氧化锆基台,然后回切法设计制作氧化锆修复外冠。对照组在植体上选取成品钛合金基台,遵循固定修复原则制作氧化锆修复外冠。临床就位基台后粘固氧化锆修复外冠。

1.3术后指导和随访:术后嘱托患者牙齿勿受外伤,避免啃咬硬物和磕碰;保持口腔清洁。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

1.4评价方法[2]:成功:治疗后患者美观满意度良好,半年后种植牙无明显临床症状,修复体无松动和脱落,形态、色泽及质地基本保持不变,外冠固位良好,咀嚼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无骨吸收。失败:治疗后患者美观舒适度较差,术后有外冠缺损松动,牙龈充血肿胀或退缩,发生食物嵌塞咀嚼功能有影响,X线片有种植体周围有骨吸收。

1.5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修复体状况良好恢复了美观和功能。研究组和对照组基台边缘密合性分别为100.0%和87.5%;并且研究组在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和崩瓷,牙龈肿胀或退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3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效果和满意度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9%和83.3%,有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分别为97.6%和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对种植修复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好的材料和修复方法提供给患者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牙齿边缘密合性分别为100.0%和87.5%;并且研究组患者在修复体崩瓷方面及牙龈影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3个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9%和83.3%,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个性化氧化锆基台设计能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边缘密合性更好,同时,因为是个性化设计基台,回切设计能保证修复体瓷层支撑厚度均匀,降低受力崩瓷的风险。同时,外冠修复体颜色更能有效表达。另外,氧化锆个性化基台穿龈的位置可以个性化设计,能模仿天然牙生物学宽度设计牙龈穿出位置,方便粘结和自洁,对牙龈的刺激最小,对牙龈的塑形和美观有积极意义。而成品钛合金基台不能个性化塑形牙龈。当牙龈穿出位置深度太深致使修复体粘结不便,粘结后容易发生粘结剂残留或者渗漏,甚至边缘不密合。后者牙龈穿出位置过浅,或位置不适当,容易发生食物嵌塞,牙龈连续性不能恢复等问题,继而引发牙龈炎症或受力不均,种植体周围不适[3-8]。因此,患者对氧化锆个性化基台设计修复体的颜色满意度和舒适感分别为97.6%和80.0%,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设计氧化锆基台修复体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野.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边缘密合性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4):2134-2135.

[2]崔广,王茵,唐伟华,等.CAD_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在后牙固定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师杂志,2013,7(21):9779-9781.

[3]陈渊华,柳正明,翟家彬,等.CAD_CAM两种设计方法对内冠形态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4):360-362.

[4]王金平,二次扫描配准法CAD_CAM氧化锆全瓷冠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面积的定量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4.

[5]刘亦洪,王勇,张庆辉,等.基底冠设计对氧化锆全瓷冠抗力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1):71-75.

[6]王晓雪.饰面瓷厚度对氧化锆全瓷冠微观结构及强度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4.

[7]曹婷婷,武峰,赵彬,等.个性化全瓷修复体的形态学优势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杂志,2013,6(8):481-484.

[8]郑志强,林捷,李厚轩,等.四种不同底层冠设计固定桥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47(4):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