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刘中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刘中锋

刘中锋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业主对于施工管理的规范化、个性化以及工程的安全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就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给予完善和优化,加强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管理,像管理要成本要质量要效率,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的满足。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每一个建筑企业都需要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其使用的安全度,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其获得较大的利益,这也是施工企业始终研究和追求的目标。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通过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式来对此问题进行解决,相关的人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内容

1.1施工现场安全分析

对工程施工现场要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分析的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实际操作环境是否稳定,其次要分析自然环境是否能够影响到正常施工,在自然因素中哪些是对施工有利的因素,哪些是对施工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对施工现场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另外还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自身潜在的危险,还要对施工发生的事故概率进行分析,只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施工作业的安全分析内容很多,主要的因素有:第一,人为因素。在进行实际施工中,信息的接收、发出和执行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人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综合评价,这是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安全就要全面考虑人为因素,如施工人员的心理是否健康、处于哪个年龄段、所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程度,还有在工作中的疲劳程度等。第二,机械设备因素。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分析的内容有,设备的安全系数的大小,这些设备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第三,环境因素。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要考虑环境是否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心情,是否能让施工人员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中。

1.2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在建筑项目施工现场,要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现场的安全是必要的保障,如果有安全事故发生,就不可避免地要停工,这就会造成整个工程进度的延迟,使工程不能按时完工,不仅给建筑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影响社会效益。所以,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的现场,就要做好安全预防措施,这就需要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方法,有了安全控制技术和方法,当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作出有效的控制,使损失和影响尽量减小,保证施工现场继续进行。

1.3合理的评价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会有很多评价指标作为参考,这些指标包括人和物,人方面的指标如生物节律、意识、经历、状态、失误条件,物的指标如设备故障、施工工艺等。有了这些指标,可以检测出施工现场隐藏的危险,然后对危险了类型进行划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根据危险的特征制定相应的预防制度和方案,对危险进行预防,做到提前进行安全防护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制造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平衡

现今,市区和郊县工地现场的安全文明以及施工水平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时常出现包死价工程、最低价中标、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现今,建筑工地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不能够有效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落后的管理机制和行政隶属关系,造成市一级对区和县一级的业务指导出现脱节的情况,政策信息无法有效传递,政策无法有效落实,甚至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

2.2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操作管理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落实的关键,施工现场人员对安全生产相关的条例等不够熟悉,造成监理人员对于施工操作管理没有落实到位,在现场存在许多的事故隐患。例如脚手架没有进行规范搭设,一些工程甚至没有进行脚手架搭设,现场的立网、平网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外用电梯和塔吊使用不够规范、临时用电、模板施工不符合标准等等,给后续施工留下来安全隐患。

2.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现今,在建筑行业中,存在关注效益,轻视质量和安全的情况。因为建筑行业招投标机制还有待完善,一些建筑的施工位,为了能够提高投标的中标率,不断降低投标报价,造成在安全管理方面企业投入不足,一些项目分包不够规范,在中标之后,企业把工程分包给专业的施工队伍,在安全管理方面对分包施工方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安全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造成了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3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3.1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建设通常周期长、规模大、并且环境比较复杂,进行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建立起各项有效的安全制度,不断对建设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对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安全规章制度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制度所包含的内容需要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并且能够切实操作。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制度,能够规范企业人员的行为,对安全生产实施起到促进的作用,有效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减少或者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为企业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单位需要作好各项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作,有效落实专项的防范措施。在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交底属于不可或缺的手段。各个工序各个工种以及施工位置都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提早进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安全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同时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有效落实。安全部门需要加大安全生产检查的力度,使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方法,不断监督项目人员的安全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通过进行各项安全检查工作,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当隐患和危险一出现的时候就进行消灭,与此同时,及时分析研究检查情况,补充施工方案和交底工作存在的不足,不断充实工程施工经验。

3.3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

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人员架构,其次,编制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同时配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稳地进行。再次,施工现场要有效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语,建立有关安全生产的宣传栏,以便时刻警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第一的重要性。建设工程都有相应的安全文明生产措施费,该笔款项的使用需做好监管,使其真正用于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中去。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建筑企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有关单位需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枭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67.

[2]吴伟平.试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91-193.

[3]李方红.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