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分析

宁继伟(通讯作者)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山西大同037008)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总结其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根据血液检测标本误差原因采取预防策略后检测的1275例血液检验标本以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采取预防策略的145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1450例血液样本情况,发现引起血液标本误差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因素、采集因素、送检因素以及检验因素等;预防策略实施后血液标准检测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我院血液检测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血液检测误差发生率。

【关键词】血液检测标本误差;原因分析;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30-02

血液检验分析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不但为临床诊治血液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为其他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医学信息。血液标本采集以及检测是临床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合格的血液标本和可靠的检测数据是确保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准确的先决条件[1]。然而近几年来,我院血液标本检测误差发生率不断增加,为减少检测误差发生率以及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本文总结分析血液标本检测出现误差的原因,以此提出预防措施,发现临床血液样本检测误差发生率显著降低。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根据血液检测标本误差原因采取预防策略后检测的1275例血液检验标本以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采取预防策略的145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血液样本主要来源于我院普外科、泌尿外科、产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等。

1.2方法

采血护士对检测患者采集血样,血液标本采集后由经过考核培训的工作人员负责将血液样本送至检验科室,随后由血液样本检测工作人员根据血液检测样本质量标准评价该血液样本的质量,如血液样本外观,溶血和凝血情况,同时询问样本采集时间、部位、过程、存储和运输方式以及患者因素等对样本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对于检测存在误差的样本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并分析血液样本检测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提出预防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全文数据进行分析,血液样本检测误差发生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4年1月-2014年12月1450例血液样本发现共有75例血液样本误差,分析引起血液样本误差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因素、采集因素、送检因素以及检验因素等,构成比详见表1;预防策略实施后血液样本误差发生率为0.04%(5/1275),预防策略实施前血液样本误差发生率为5.2%(75/1450),预防策略实施后血液样本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4041,P<0.01)。

表1引起血液样本误差的因素分析

3.讨论

3.1引起血液样本误差因素分析

3.1.1患者自身因素由于患者自身对血液检测不够重视,对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缺乏认知,或者未根据护理人员要求进行血液的采集,此外由于女性患者处于月经期或者患者在血液样本采集前从事剧烈运动或者患者采集前未禁食等。

3.1.2血液样本采集因素血液样本采集期间引起血液样本误差的原因与血液采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技能具有密切联系,若采血顺序有误、未选取适当的采血针、血液采集量较少或较多、采血耗时较长、采集部位选取不当等均会影响血液样本的检测质量。

3.1.3血液样本送检因素当血液离开机体后,血液细胞依然在进行相关物质代谢,送检不及时导致血液存储时间延长,使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血液在测定期间,若出现剧烈摇动同样会对血液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3.1.4血液样本检测因素血液样本检测期间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为血液样本存储方式不当、抗凝管选取不合理、未能对血液样本进行及时检测,上述原因均会对血液样本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此外检测人员在血液样本测定期间对仪器相关操作步骤不熟练,未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实施检测,检测专业知识水平低等也均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引起检测误差。

3.2血液检测误差预防措施

3.2.1患者自身因素预防采血护理人员在血液采集前应仔细核查化验单,综合评估可能引起血液样本误差的原因,及时做好事前准备,同时对患者加强宣教,如仔细为患者讲解血液采集和检测的重要性,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近期生理、饮食和用药情况进行了解;血液采集前一天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采血注意事项,如血液采集需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同时叮嘱患者采血前12h切勿剧烈运动,防止血液中血脂、血糖、电解质和酶等发生变化[2]。

3.2.2血液采集因素预防血液采集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提高血液采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水平以及责任意识等;采血前护理人员应对相关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减少血液与空气的接触,血液采集时患者可取平坐体位,采血肢体选取健侧肢体为宜,减少针刺对皮肤造成损伤和引起感染,血液采集前可轻轻拍打患者穿刺部位,采血时应做到一针见血,减少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此外采血时护理人员需控制压脉带的时间,以≤1min为宜,严格控制采血时间,时间过长会引起蛋白和凝血指标变化,严格控制血液采集量,血液采集量多不能有效予以抗凝,量少无法减少凝血功能;血液多管采集时应根据顺序进行,采血结束后可将抗凝剂和血液摇匀[3]。

3.2.3送检因素预防虽然血液样本送检看似简单,然而是引起血液样本误差的常见原因,若血液样本送检不及时将影响检测结果,所以需对血液送检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送检过程中应维持样本平稳,避免样本发生剧烈震动、切勿将样本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及被雨水淋湿,防止样本被污染。

3.2.4血液样本检测因素预防检验人员在收到样本后先将血液样本分类后,并明确样本存储条件和时间,保存样本时防止剧烈晃动,避免发生溶血,首先分离需要冷藏的样本,血液常规检测时选取检测仪器原装试剂盒,对仪器进行日常保养和校正,复查检测结果有误样本,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找出样本出现误差的原因[4]。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1450例血液样本情况,发现引起血液标本误差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因素、采集因素、送检因素以及检验因素等;预防策略实施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策略实施之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引起我院血液检测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有助于减少血液检测误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正军.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2):229-230.

[2]魏彦刚.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95.

[3]严红平.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0,51.

[4]荣仕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与防控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5):2197-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