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紧张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

陈秋养

陈秋养(遂溪县建新卫生院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目的:总结紧张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鉴别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结论:鉴别诊断可分辨出紧张性头痛,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03-02

紧张性头痛又称做肌肉收缩性头痛或者肌原性头痛,它主要指患者头部肌肉发生痉挛收缩时产生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的慢性头痛之一。在临床上,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一般出现在儿童以及中青年身上,它严重影响着儿童以及中青年的身心健康,受到许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5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紧张性头痛鉴别诊断

紧张性头痛容易和其它头痛疾病混淆,因此对紧张性头痛的鉴别诊断尤其重要。

1.1后颅窝肿瘤:当肿瘤受到压迫时,患者的后颈部可产生疼痛感,刚开始出现时这种疼痛感并不是很明显,之后疼痛加剧,而且这种疼痛是持续性的。后颅窝肿瘤经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即患者除了颈部疼痛之外,还出现视乳头水肿以及呕吐等现象。后颅窝肿瘤与紧张性头痛的区分方法很简单,只要经过头颅CT或者实行磁共振就可以分辨出后颅窝肿瘤。

1.2颈椎性头痛:颈椎性头痛常见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在晃动头颈时极易出现颈椎性头痛,所以中老年人在晃动时常感到头晕、站不稳、手脚酸痛等,这些其实都是颈椎性头痛的表现。颈椎性头痛与紧张性头痛的鉴别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患者进行颈椎磁共振检查即可辨别。另外,还可以根据年龄来辨别,一般紧张性头痛常见于青少年,而颈椎性头痛则常见于中老年人,不过,这种鉴别方法只来源于经验,无科学根据。

1.3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在青少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偏头痛的痛源主要集中在头一侧的颞额眶部部分,大多患者感到这一部分跳动得厉害。而且在头痛的时候还经常感到恶心,想呕吐。

1.4枕神经痛:枕神经痛主要是指患者的一侧或者两侧枕,出现疼痛的情况。枕神经痛具有持续性、扩散性的特点,疼痛主要来源于头部表面,疼痛强度等同于电击,并且颈肩部分也相应的出现疼痛或者麻木感。枕神经痛有一个压痛点,主要在枕神经的出口处,这是区别于紧张性头痛的重要点。

1.5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的主要痛源跟偏头痛一样,都处在头部一侧眶颞额部,但比偏头痛要厉害,而且可能会扩散到整个头部。丛集性头痛具有突然发作和突然结束的特点,在发作之前,无任何预兆,一旦发作,即出现剧痛的状况。

2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2.1临床资料

2.1.1诊断标准: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神经病学》提供的资料和国际头痛协会在1988年签订的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紧张性头痛可分为慢性型的紧张性头痛和发作型的紧张性头痛,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1.慢性型的紧张性头痛,即患者在一年当中,有半年以上出现头痛现象,一月当中,有半个月以上出现头痛现象。2.发作型的紧张性头痛,即患者在一年当中,头痛时间不超过半年,在一个月当中,头痛时间不超过半个月。

2.1.2一般资料:本文主要对5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这50例患者均符合紧张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为了方便于对结果的分析,我们把这50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在18~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岁;病程在14天~2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1年。治疗组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在17~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岁;病程在10天~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年。

2.1.3临床表现:紧张性头痛常见于青少年,而且女性偏多。主要的疼痛部位在双侧枕颈部以及额颞部,严重时科扩散到全头,大部分患者头部有胀痛、压痛的感觉,像被什么压住了一样。在临床上,分为发作型紧张性头痛和持续型紧张性头痛,病程不固定,有几天也有几年。

2.2治疗方法:在紧张性头痛治疗方法上,我们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方便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这5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2.2.1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只需服用乙呱立松与阿米替林,这两种药每天服用一次,一个疗程为三个星期,需服满一个疗程。

2.2.2治疗组:治疗组在对待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肝气郁结型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肝脏顺畅,无郁结情况。可以选用四逆散加味。具体用药如下:11克郁金,35克丹参,25克生牡蝠,10克钩藤,25克葛根20克白芍,5克甘草,12克积壳,11克柴胡,13克川芍,25克生龙骨,25克石决明,10克合欢皮。心脾两虚型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护脾护心,补气补血,可以选择归脾汤加味,具体的用药如下:10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西洋参,25克黄蔑,10克当归,21克获神,15克木香,15克炒白术,10克半夏,20克酸枣仁,10克远志,25克浮小麦,15克川芍,25克白扁豆。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治疗目的是护肝护肾,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加味,具体用药如下:20克牛膝,13克制首乌,10克牡丹皮,21克构祀子,20克山药10克丹参,10克泽泻,25克获神,10克甘草,25克熟地黄,20克龟板,12克川芍,25克山茱英。1次/d

以上三种不同药方服法一样,即每天1剂,用水分两次煎,每天分两次口服。如果疼痛比较厉害,则需添加虫类药,即需要添加3条娱蛤以及6条全蝎,而且要在以上药物之前服用。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西药的服用。西药主要服用阿米替林。刚开始服用时剂量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3mg,每天服用两次。如果是睡眠质量不好的患者,则需增加剂量,至少要在20mg以上,且要在睡前服用,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如果是疼痛比较厉害的患者,则需增加55克的乙呱立松,每天要服用两次,一个疗程为三个星期,至少要服完一个疗程。

2.3结果:在对照组里治愈的有4例,显效的有4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73.3%,在治疗组里,治愈的15例,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8例,无效的有2例,占4%;总有效率94.3%。

3讨论

紧张性头痛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头痛之一,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主要是指头部肌肉发生痉挛收缩时产生的疼痛。紧张性头痛又称做肌肉收缩性头痛或者肌原性头痛。在临床上,分为发作型紧张性头痛和持续型紧张性头痛,病程不固定,有几天也有几年。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因为竞争的增加、压力的增大而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引发抑郁病,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本文通过对5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分析,掌握了紧张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紧张性头痛容易与其它头痛混淆在一起,不容易区分,对此,在诊断方法上,我们可以利用鉴别诊断来辨别紧张性头痛和其它头痛的区别。在治疗方法上,西医治疗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不能解决患者肝脏失调等问题,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使用西医的基础上,服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肝脏、脾的调理等等。临床分析显示,在单使用西医的对照组例,总有效率仅为73.3%,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里,总有效率达到94.3%。对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紧张性头痛的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紧张性头痛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云少民.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53例[J].中医研究,2009,(05)

[2]李辰佳,张蔷蓉.中西医结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J].中草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