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脊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复合镇痛药剂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骨外科脊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复合镇痛药剂应用效果观察

郭飞

郭飞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骨外科脊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复合镇痛药剂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复合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椎后路手术术患者术后选择合理的复合镇痛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脊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复合镇痛药剂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046-02

脊椎后路手术是临床脊椎手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术后由于患者的腰椎的创伤性较大,因此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1]。近几年随着临床医疗药物领域研究的突破。开始对脊椎后路手术患者进行术后镇痛药物治疗,从而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快速恢复健康生活。本次研究中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复合药物的使用效果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26岁~68岁,平均年龄(46.98±9.23)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23±0.36)年。对照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25岁~69岁,平均年龄(48.56±8.76)岁,病程为4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03±0.51)年。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①无语言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②符合临床脊椎诊断标准;③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腰椎骨疾病患者;③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④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纳入标准,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罗哌卡因复合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

对照组方法: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同时给予患者氟比洛芬酯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在手术结束前10min对患者进行氟比洛芬酯注射。两次对患者进行药物注射的剂量均为50mg。

观察组方法:对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向患者的切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注射液,药物使用剂量为150mg罗哌卡因与100ml肾上腺素盐水进行混合注射。在注射过程中只可以采用椎旁肌肉注射,不能够对其进行皮肤注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镇痛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对两组患者术后使用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疗效判定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术后无痛感,或痛感等级较低,无药物不良反应;②有效:患者术后痛感等级为中等,有轻微药物不良反应,未经治疗后痊愈;③无效:患者术后疼痛等级较高,患者无法接受,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进行检测,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剂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本次研究中对两组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剂应用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剂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脊椎后路手术后患者的脊柱部位受到较大的损伤。因此,患者术后麻药过后会产生疼痛感。由于脊椎是人体神经较为敏感的部位,患者对疼痛的感觉较强烈,严重影响其正常的术后恢复[2]。因此,在对脊柱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后需要对其进行镇痛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减轻痛感。而采用复合镇痛药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疗效显著[3]。综上所述,对脊椎后路手术术患者术后选择合理的复合镇痛剂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凯.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0(01):2-3.

[2]颜丽萍.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7(02):56-57.

[3]杨蒙.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2(0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