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邵莹莹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逐渐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农村教师作为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专业能力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提高农村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农村小学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实施者,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日益重视,也不断提供对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的需求。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如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的不系统,教师缺乏学习和了解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等。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促进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得到良好地专业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农村教师,才能更好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高质量的教师专业队伍。因此,本研究即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缩小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从而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相关的概念界定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展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因素

1.教师缺乏树立明确的专业理想,对待专业发展的态度不认真

农村教师由于没有明确的专业理想,缺乏对专业发展机会的重视,同时农村的小学管理者也缺乏对农村教师专业理想的培养,农村学校的教师较少树立专业发展的理想,对自身的专业发展的态度不够重视,不利于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系统,教师专业能力过于薄弱

农村教师中学历为专科学历教师较多,学历水平相对较低,接受专业的教育培训较少。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系统,缺乏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和理解,专业能力也相对薄弱。对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了解不足,教学设计不够科学,教学方法相对呆板保守。不能很好的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一代的优秀人才的伟大目标。

(二)学校管理者方面因素

1.学校管理者没有提供充足的在职培训和职业进修的机会

由于农村学校教育教育经费较少,教育水平相对欠发达。师资队伍建设的规模较小。同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因此也较少为教师提供专业提升和职业进修的机会。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较少得到更新,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2.学校缺乏相应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农村学校的管理体制中,缺乏对教师专业培养的相关具体方案,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的考核形式较少。管理体制的不足会阻碍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国家和社会方面因素

1.国家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

国家对于农村学校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相对较小。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城乡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国家关于推动农村小学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较少。

2.农村小学的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不高,社会对于农村小学的期望也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却较低。农村教师也缺乏和城市教师同的职称评定以及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法规中缺乏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所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保障。

三、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应该端正专业发展的态度,牢固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

农村小学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抓住和利用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师进修的机会,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不断进行充电,抓住参观先进的学校进修观摩的机会。同时翻看相关的教育专著与著名学者的文章,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掌握新颖的教学方式,同时灵活的运用一切教学没接,发挥和利用学校周围地区的自然优势和特色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课堂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好。

(二)教育管理者方面

1.增加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机会,推动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经济落后,学校的管理理念也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应该加强对专业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2.完善学校对于教师专业性进修的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者应该更加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管理者也应该不断完善学校自身的管理机制与体制,坚持以生为本,提高队伍的质量,推动农村教育更加长远的健康发展。

(三)国家和社会方面

1.国家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

为了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扶持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之间的流动。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提升农村教师工作的幸福感。保障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和学历提升的权利,鼓励农村教师不断充电,从而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2.国家保障农村教师的权利和地位

农村教师作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和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于农村教师的权利给予保障,并且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着力保障农村教师享有和城市教师一样的发展机会。使农村教育的质量得到切实提高,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72-75.

[2]李红梅.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42.

[3]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2-l8.

作者简介:邵莹莹(1994年—),女,汉族,吉林省辽源市,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