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张文英刘英

张文英刘英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50080

摘要要准确掌握翻译的目的及文本的交际目的,就要对原文本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然而,译者只有通过了解各种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本特有的功能并选择与其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本分析文外因素文内因素

1.引言

翻译界对于翻译的文本分析标准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杨晓荣在文献中提出“有条件即有标准”。所谓的条件是指“随个案而明确的能对翻译标准形成不同程度制约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包括原作性质,翻译目的,对读者的考虑,以及由翻译活动发生的时代,地域等因素所形成的各种具体限制。由于侧重点不同以及分析方法不同,国内外学者所确立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杨晓荣总结国内外对文本分析相关制约因素的研究,在传播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翻译的性质并结合翻译的具体情况确立了七个制约因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目的,传播场合及传播效果。诺德以文本为基础,在文献中,对源文本中一系列复杂且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进行了分析。源文本所处的交际情景对其分析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情景因素决定了源文本的交际功能。诺德称这些因素为“文外因素”,如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及其期望、文本媒介、文本交际场所、文本交际时间和动机等。与文本自身相关的一些因素,诺德称为“文内因素”,如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目前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还没有一种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式为译者所遵循。每个译者只注重文本分析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目标文本预期功能为目的,进而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也是忠诚于原文作者和委托人的关键一环。不同的译者注重不同的方面,这也可能使译文在不同程度上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诺德影响文本分析的各种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探索出能为译者所遵循的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式。

2.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及文内因素

2.1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

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外因素是媒介因素。通常意义下的媒介是广义的,而研究的“媒介”是指把文本传递给接受者的手段或工具,是面对面口头的形式,或是以书面的形式。传播的手段不只影响文本的接受,而且会影响文本的创造。传播形式决定着文本的表达清晰度,讨论的范围,句型的选择等。媒介通常会被分成两个独立类别:口头与书面形式。媒介的分类对文本分析的影响在于:它是我们了解读者群的一个线索;通过媒介我们可知发送者的意图和交际的动机;由于媒介的种类因文化、交际双方年龄而异,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文本产生的时间和地点。通常情况下,文本媒介还决定着接受者对文本功能的期待。例如,旅游宣传册有信息和广告两个功能。但是在百科辞典中,一个词条对于一个景点既有正面介绍也有反面介绍,所以作为译者,我们应该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同样的媒介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拥有不同的功能。在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中,最重要的是找出文本媒介的内容与形式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分类:通用类、特有文化类以及跨文化类,继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有时口头表达的文本会被记录下来,书面形式的文本也会用口头表达也来,所以仅仅掌握文本的媒介还不够,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这个媒介的特征,如文本产生与接收的偶然性、间断性、交际的直接或间接形式,文本产生的自发性等。

文本交际的场所也是影响文本分析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之一。诺德把文本交际的场所分为文本产生的场所和文本接受的场所。场所这一因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变体。比如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就不尽相同,在西班牙讲的西班牙语与在拉丁美洲国家讲的也有很大出入,如果以上提到的其中一种语言是源语言,那么文本产生的地点信息会帮助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语言地区变体来选择合适的表达。交际场所这一因素不仅包括语言方面的不同,也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状况。比如在一些言论相对不自由的国家,发送者通常有“弦外之间”。作为译者,需要了解这些国家的背景以期准确译出发送者的真正意图。

2.2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内因素

作为文本分析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同样不能够忽视一些影响文本分析的文内因素。在所有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中,主题因素是起着根本作用的文内因素。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一个文本有一个以上的主题,并且预示主题改变的信号通常是非语言因素,那么译者在翻译时就要把文本中的所有主题一一进行分析,因为根据原文本的主题变化,目标语文本的主题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第二,有些主题会隐藏特殊的文化背景,这为译者提供相关信息。第三,主题除了制约语言因素外,还会制约一些语言外的现实因素,通过主题,译者可知其知识量能否胜任翻译任务或者需要在翻译前做哪些准备。第四,通常情况下,主题会出现在标题中。如果通过标题得不到相关信息,我们可以提炼出文本的关键信息,对文本进行概括并以此来归纳主题。其次是内容因素。确定文本内容相对来说很困难。因为“内容”“意义”“含义”的概念本身就模糊不清。我们可以从言外之意与内容衔接方面入手讨论。有些衔接手法,比如重复,下指,意译等都被运用于文本分析当中,但是诺德认为用这个方法分析源语言为外语的文本有相当大的困难。“言外之意”指某些表达附带着其他意义,这要求译者要充分了解文本功能,来选择最恰当的含义。

再者是前提因素。讨论的前提指的是“语用前提”,或“情景前提”。这些前提是说话人与听话人认为想当然的。只有说话人和听话人具有同样的情景前提,交际行为才会成功。通常情况下,情景前提都是发送者所处的文化中的事物与环境。发送者与译者一样,首先要考虑接受者的情况,知道背景和文本传递的相关信息,之后才可以决定哪些情景前提能够成立。由于文化背景知识不同,原文本读者能接受的信息,目标语文本读者不一定能同样接受,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源文本读者认为理所当然的信息,要在目标文本中做出解释。

在所有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中,词汇特点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词汇的选择受文外和文内各种因素的制约。首先,从文内因素来看,词汇的选择是由文本的主题与内容决定的。根据不同的主题,某类词汇的使用率会高于其它类别的词汇。文本内的关键词也会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链”贯穿全文。在上文我们讨论过,通过某个词的运用,译者也可以判断出文本产生的时间,地点等文外因素。

3.结语

根据诺德的观点,不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的特点而建立一种纯粹的文本分析模式是很可行的。以上对诺德书中影响文本分析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解读,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文本分析的模式,为译者对源文本进行分析时提供了依据,使译者在翻译时能够对原文本进行详尽地分析,帮助译者准备把握文本的最终交际目的,并以此来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译者的理解能力如何、源文本语言是否是译者的母语,都不会影响这一模式的有效性。这种模式为翻译研究,翻译培训及翻译实践提供基本理论框架。译者需要掌握、运用这一模式,以期在翻译过程中深入分析影响文本的各种因素,准确掌握源语言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而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Nord.TextAnalysisin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andDidacticApplicationofaModelforTranslation-OrientedTextAnalysi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7:67.103,

【3】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4(1):

【4】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