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原发性失眠证40例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压氧治疗原发性失眠证40例的临床研究

张伟

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干预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谷维素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月后连续随访观察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观察组为(8.92±3.45),明显低于对照组(4.36±3.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参与治疗原发性失眠发挥了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轻失眠带来的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压氧;失眠;临床疗效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表现,日久伴发抑郁症、焦虑症,影响心脑血管和胃肠功能,甚至引起器质性继发疾病[1]。目前失眠的治疗以镇静和催眠药最为常见,临床疗效一般、副作用明显。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保覆盖范围的加大,高压氧医学科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其治疗范围也不断增大。为此,笔者选择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中有关睡眠障碍的标准,且排除患有精神分裂、严重心肝肾疾病继发的睡眠障碍的可能,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2至73岁,平均48岁;病程2个月至4.5年,平均病程1.2年;合并高血压16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8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3至75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1.5年;合并高血压17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程度、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方法治疗,每晚睡前服用2mg艾司唑仑,20mg谷维素片,连续服用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每次治疗60min,连续治疗1个月。1月后连续随访观察1个月,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疗效判定。

1.3疗效判定标准

连续治疗1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根据PSQI评分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睡眠治疗评价,评价标准如下:

基本治愈:患者睡眠质量大大提高,睡眠时间基本正常,每晚均可安睡6小时以上,每月每晚6~8小时的睡眠夜数超过20次,精神佳,头昏、头懵、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消失;显效: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睡眠时间为5~6小时,精神好,头昏、头懵、头沉、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睡眠质量有所好转,睡眠时间为3~4小时,精神好,头昏、头懵、头沉、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明显好转;无效:睡眠质量未见好转,睡眠时间无有效延长,精神差,头昏、头懵、头沉、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不适症无好转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观察做记录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表示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原发性失眠症是一种功能失调性疾病,也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3],患者辗转难测,或伴头晕、头懵、头沉,或伴记忆力下降、心烦、乏力,或精神差,病程日久异常痛苦,发病以老年人居多,少数为中青患者,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目前西医治疗镇静、催眠为主,只能改善症状,一时起到作用,对于长期、经常失眠的患者尤其不适合,依赖性大,远期疗效差。高压氧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通过使患者处于高压氧环境,改善机体缺氧的状态,增加患者血氧分压,大脑氧供充足代谢增强,从而改善大脑功能,缓解患者疲劳感,发挥调节精神和睡眠的效果。据报道[4],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以抵御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科学、恰当地补氧被认为是一种简便、高效的保健方法。

通过本研究发现,高压氧参与治疗原发性失眠发挥了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减轻失眠带来的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unningtonD,JungeMF,FernandoAT.Insomnia:prevalence,consequencesandeffectivetreatment[J].MedJAust,2013,199(8):S36-S40.

[2]文春芳,陆文会.高压氧综合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5):334-335.

[3]张蕾,和申,余一晏.原发性失眠人群特征、睡眠质量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5):689-694.

[4]韩摇扬,顾摇裕.氧疗治未病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