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实验室的规范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浅谈基层实验室的规范化

赵八莲

赵八莲(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妇幼保健院678000)

【摘要】基层实验室的规范化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对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实验室的规范目标,基层实验室质量规范,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关键词】基层实验室规范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16-02

实验室检验工作的好坏对临床医生获得准确的诊断发挥了重要意义,因此实验室更加应当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严格禁止医疗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从实验室本身做起,对其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增加服务项目,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基层实验室的管理目标

基层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思想:将实验室工作质量作为重点,把培养工作人员的实践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做好物品使用与管理的规范工作,完成从定性规范向量化管理的重要转变、从单一化的规范管理逐渐转变为以检验工作为中心的全面性规范管理、从无序被动的管理转变为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明确基层实验室所要肩负的工作任务,根据基层实验室的指导思想与任务,制定基层实验室的管理规范目标:1.经常使用的物品应保持较好的备用状态,并且在数量上确保动态平衡;2.保证顺利完成基层实验室工作任务;3.保证实验室物品与工作人员的安全。这三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对实验室工作水平进行评估的重要根据,也是促使规范化管理达到要求的重要措施。

二、基层实验室质量规范

(一)提高检验人员对实验室质量的重视程度

首先应当有效解决检验人员对实验室管理不够重视的问题,积极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学习实验室管理方法,根据这套管理方法对实验室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重视实验室的质量问题,认真对实验室室内质控展开研究,主动参加对基层实验室的质量评价,提升检验水平,为临床工作提供精准的结果。

(二)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基层医院由于实验室的检验人员较少,造成实验室主任既是实验室的技术骨干同时要对实验室进行管理,每天不仅要完成工作业务,还要负责各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因此对实验室质量规范工作放松了警惕,认为室内质控工作是否完成对检验报告并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实验室主任应当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质量规范意识,主动掌握管理知识,积极参加一些培训实验室规范管理的活动,促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较强责任心的管理人员。此外,还需要分级实行规范管理,按照相关专业提拔几名实验室组长,对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进行负责,对实验室各个岗位上的检验人员工作记录进行检查与监督,并且对保养设备仪器相关工作进行记录与校准。编制实验室的规范管理计划,指导与监督实验室质量规范管理工作,并且不定期实行检查,对质量控制不合格的做法及时干预,并且准确掌握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最后实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汇报实验室主任。

(三)不断完善规范管理系统

1.质量规范管理系统产生的重要基础就是质量系统文件,实验室进行的全部检验工作都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并且综合实验室的现实状况,编制质量规范操作流程。养护、校准以及使用设备也要按照规范标准实行操作。全部操作流程必须容易理解,符合现实状况,并且是检验人员非常熟悉的内容。2.设备仪器使用应当建立操作档案,并且规定专人进行管理,根据规定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养护、校准与检查,同时详细记录。当应用校准品或者试剂盒等时需要标明批准正式文号,并且做好记录工作,指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管理,不能使用已经过期的试剂。使用试剂之前或者变更批号、厂家时必须要经过校准。3.开展室内质控工作需要具有高度认真的态度,室内质控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对实验室中的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实施控制与检验,同时对改变的准确度实行检测。针对实验室中的设备仪器制定详细的校准工作计划,按照设备仪器具有的不同工作情况,严格规定校准具有的频度,挑选较长保质期、功能较为稳定的质控血清,构建实验室的标准差与均值,选择质控的合适规则。每操作一批次的患者标本时都要实行室内质控,绘制质控图,准确判断具体的内控状况。假如出现失控,应立即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三、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

在基层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与质量规范相比较,显得比较薄弱。可是由于各种传染疾病对我们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管理也就更加重要。应根据基层实验室的现实状况,对生物安全的规范管理采取必要的策略。

1.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因此对其进行科学培训是控制预防实验室发生感染的关键,对各项操作、个人行为以及内务工作制定严格的规范以及对检验之后的消毒和灭菌等工作严格管理,促使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生物安全的意义,在每一天的实验室工作中都贯彻落实生物安全的预防工作。2.增加必要的安全设施,基层医院的管理者应当耐心听取实验室负责人员的意见,为其提供充足的生物安全仪器。按照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应当配置满足生物安全与工作需求的安全设备、高压灭菌设备等。实验室中还要配置必需的个人安全物品。例如:工作制服、隔离服装、防护制服以及工作使用的帽子与手套等,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实验室中应当配置急救使用的物品,以便能够有效应对发生的职业性暴露以及突发情况。3.样本接收与处理废弃物品。在基层实验室工作过程中,不正确的接受采集样本方法,极有可能会对有关工作人员以及环境造成污染,实验室必须严格编制相关的规范管理措施。标本的接收工作应当选择在专门设计的房间,同时构建及时记录接收标本的制度。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是医院重要的内在生物污染源。废弃物主要是指:病理特点的废弃物、药品件废弃物、污染性质的废弃物、化学特点的废弃物以及损害特点的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中包含了很多病毒与细菌,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与毒性,采取的处理方法不恰当,极易造成生物性污染,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处理废弃物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对这些废弃物分类实行收集。

结束语

基层实验室最重要的就是质量,我们需要对质量规范管理不断进行加强与完善。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就是安全,只有对生物安全进一步加强管理,对实验室工作实现全面规范管理,迅速提升检验工作的质量,确保获得准确的结果,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靖.基层实验室管理[J].医药科学,2009,(2).

[2]王明.医院检验科规范[J].医院管理,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