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顺应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民航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顺应性分析

耿峰

耿峰

[摘要]名词化结构是民航英语语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名词化结构的选择和理解过程是语言顺应性的一种表现,体现了科技语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的特征。本文从顺应论角度着手,讨论了名词化结构的功能以及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动态顺应策略。

[关键词]名词化民航英语动态顺应

一、民航英语与名词化现象

近年来,“民航(civilaviation)”一词在各大媒体和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也与日增

加,尤其是“航班延误(flightdelay)”、“正点率(on-timeperformance)”、“流量控制(flowcontrol)”、“空防安全(airsecurity)”等行业词汇也深受广大旅客的关注。民航英语属于专门用途用语(ESP),具备自身的词汇特点和语篇特征。民航英语词汇除了专词专义、缩略语众多、简明准确等特点外,还符合科技英语的语篇要求,避免出现主观因素明显的动作和评论,为了顺应语境要求,一些表示过程和变化的动作逐渐被动名词、动词性名词、动名词和不定时所替代,句式和语篇与普通文本也发生了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名词化现象(nominalization),即“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者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240)

针对名词化现象,各语言学派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认为名词化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操作,从深层结构转化成表层结构的精炼过程(Chomsky,1968:107)。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认为名词化现象是一种实现语法隐喻的手段;认知语言学派则把名词化现象理解为一种动态的、有意识的过程。名词化结构作为科技文本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民航英语中也普遍存在,这一方面体现了民航英语客观性、准确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原语句结构,加大了信息密度,隐去了动作参与者、原因和背景等多重因素,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过程,为理解和翻译设定了前提、规定了范式。

二、顺应论对名词化的解释力

1999年,时任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一书中

提出了“顺应论”(TheoryofAdaptation),即“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的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以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1999:61)。他指出,人类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的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选择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根据语言使用者不同的动态意识程度而作出的某种顺应。语言的选择得益于自身的一系列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其中,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为顺应性提供了可能,而顺应性则受到语言使用者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制约,导致各自的认知和意识程度不同,在语言选择和语境顺应过程中也务必存在差异。由此可见,语言的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动态过程(谢少万,2003:27),除了考虑语境顺应关系(contextualcorrelatesofadpatability)和语言结构顺应关系(Structualobjectsofadaptability)外,更应该关注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者的动态顺应(Dynamicsofadaptability)过程,如下图(作者和译者在语境顺应中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作者和译者在语境顺应关系中有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即便有重复的部分,但是由于各自“经验”的不同和认知能力的不同,作者和译者的心智也不尽相同。在动态顺应过程中,语言作者的责任是负责语言生成的选择,而读者或译者的责任是负责语言理解的选择,研究发现,如果把“隐喻”功能糅合在语境顺应中,就可以在译者和读者的认知世界中最大程度地达成共鸣,而系统功能学派的理论指出,名词化结构是实现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有助于科技文本的语篇的信息处理,而且为语言使用者的动态顺应提供了线索。那么,名词化过程要考虑哪些因素?民航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如何体现科技语言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语言使用者如何遵循动态顺应原则?

三、民航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动态顺应

动态顺应与语境关系顺应以及语言结构顺应是息息相关的,语境关系顺应规定了语言

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是指从多方面对语言作出选择(语码、语体等),两者构成了语言选择过程的内容,而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动态顺应实际上讨论了语境和语言结构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如何生成话语意义。

(一)客观性顺应

科技语言阐述的重点是科学发现和科学事实。为了客观地反映事物,科技语言首先要弱

化人称,杜绝出现反应作者个人观点的成分。如果科技语言过多地出现动词或者动词词组,一方面会造成时态和情态混乱,影响语言一致性,另一方面也给状语成分的处理和理解带来了困惑。名词化结构通过把表示状态、过程、手段等意义的动词名词化后,不仅淡化了语言的时态性,增强了客观性,而且简化了语言的逻辑关系,使语言表达清晰明了。例如:

1、Aninpidual’sdesignationasanAPD(aircrewprogramdesignee)doesnotpreventtheinpidualfromobtainingadesignationasanexaminerinanotherprogram.

个人在一个空勤项目中得到委派后,并不妨碍其在另一个项目被委派为检查员。

2、DuringAPD,acloseandcontinuingdialoguefortheclarificationofproblemareasshouldbedeveloped.在空勤项目委派人员会议中,与会人员应该澄清存在问题的领域,展开紧密的、持续的讨论。

第1句中的名词化结构“designation”淡化了“委派”的授权机构,但却暗含了“委派或任命”这一动作的结束,同时也隐含了动作的参与者,避免了多重从句结构和主观成分的出现,同时突出了句子结构,让“主位——述位”的表达一目了然。第2句中的“clarification”来自动词“clarify”,结合全句语境发现,被动语态的使用在句式层面淡化了动作的参与者,而名词化结构的使用不仅描述了“dialogue”的任务和目的,而且用非常客观的口吻规定了参会人员的责任,在译文中将这一名词化结构处理为整句话的谓语,使全句的主位与述位相当明晰。整体来看,名词化结构的使用一方面满足了科技英语对“客观性”的需求,一方面也顺应了作者的表达逻辑。

(二)准确性顺应

民航英语要求信息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动词被名词化后,在顺应语境客观性的同

时,也隐去了很多与动作相关的信息,这会不会影响到文本的准确性?名词化结构在具体语境中是如何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实现动态顺应的?例如:

1、VariationinfuelmixturecancompletelydominatethecruiseefficiencyresultstothepointwhereBestEnduranceandRangeSpeedsareunreliableanderratic.燃油混合的变化会影响巡航效率结果,使最佳续航时间和航程速度不可靠和不稳定。

2、EachauthorizationtoconductextendedoverwateroperationsunderVFRandeachrequirementtoconductoverwateroperationsunderIFRwillbespecifiedinthecertificateholder’soperationsspecifications.每个按照目视飞行规则实施延伸跨水运的批准和每个按照仪表飞行规则实施其它跨水运行的要求,均应当在该合格证持有人的运行规范中明确规定。

第4句中的“variation”突显了“fulemixture”(燃油混合)的数量变化,以及变

化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让原句的“动态变化性”跃然纸上,准确传达了飞机飞行过程中各项参数保证正确无误的重要性。第5句中出现的“authorization”和“requirement”两个名词化结构组成了全句的主语,将原来需要的若干个小句“打包合并”成了一个句子,使复合句变成了简单句,隐含了动作的参与者、事件的原因及结果等修饰成分,优化了语篇的信息配置,而由于“each”的限定,更体现出民航法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容置疑、不容违反。由此可见,名词化结构的使用保证了民航英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语境也随着语言选择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所谓动态顺应其实就是透过语言表面把握深层信息,并最大程度上与语言作者的认知意识保持一致的过程。

(三)线性结构的动态顺应

Verschueren在谈到动态顺应概念时,指出语言有一个基本的时间属性:线性。语言中线

性的存在据定了次序对交际的重要性。在句子层面,线性决定了每个词的先后顺序要符合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在遣词造句层面,信息结构(如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顺序)以及隐形语义和显性语义之间的渐进关系都是动态顺应的关键因素(Verschueren1999:151)。语言的线性结构特征对交际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有制约作用,但并不能最终决定语言使用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是最常见的线性结构,不同的线性结构不仅反映了作者的认知世界,而且也为读者和译者对语言的理解提供了线索。

1、Ifareevaluationisgranted,anewapplicationmustbecompleted,andtheentireevaluationmustbereaccomplishedbyanFAAinspector.如果要获准重新审核,联邦航空局监察员必须完成一份新的申请,并重新审核全部工作。

2、Theinitiationoftheturnwouldbefacilitatedbylocatingtheturnpadontheleftsideoftherunway,sincetheleftseatisthenormalpositionofthepilot-in-command.在跑道左侧确认掉头坪后,飞机方可掉头,因为责任机长一般位于驾驶舱的左座。

在第7句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reevaluation”表示目的,“application”和“evaluation”表示条件,这三个名词化结构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把整句话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逻辑清晰明了,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意识,也为译文的动态顺应提供了线索。第8句中的“initiation”表示目的,“locating”表示方法,两个名词化结构不仅存在时间顺序,而且两个动作是在不同的地点执行的,语境中还包含了一层空间关系,把飞机在跑道掉头的操作指令描述的十分准确,因此,译文也必须顺应这两层线性关系,最大程度做到动态顺应。语境的动态性并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糅合在具体语篇中的一种逻辑关系。语言的线性不能完全决定语言的动态,语言使用者可以沿着线性的方向前后调整,合理地进行语言表达。

四、结语

语言形式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名词化作为实现语篇客观性、准确性的一种

手段,广泛存在于民航英语和其他科技语篇中,名词化结构不仅提供了一系列语言形式,而且给语言使用者的语言选择提供了可能性,更影响了语境的动态性,让作者和译者的信息构建出于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中。

注: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EdwardArnold,1999.

[2]Chomsky,N.LanguageandMind[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68:107.

[3]Halliday,M.A.K.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4]戴维?克里斯特尔著,沈家煊译.现代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40.

[5]郭滨,张莹.从语境顺应的角度看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4):154-156.

[6]谢少万.顺应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6-28.

[7]张莹,郭滨.对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顺应性评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1):369-371.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邮编:300300

(责任编辑陈佑清)

本文系2011年度天津市中国民航大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1kyh03)和中国民航大学2012年度中央高校项目(项目号:ZXH2012F011)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