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浅议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方法

刘险峰

刘险峰

(浙江煤炭地质局综合物探测量队,浙江,杭州,311115)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旨在提高地基基础检测质量和水平,确保地基施工质量。

【关键词】地基基础;检测;探讨

1、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对检测机构缺乏规范性管理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具体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其二是中介检测机构。由于检测机构的不统一,致使在具体的检测流程存在诸多问题,给工程质量埋下的隐患。如,压价、垄断经营等常有发生。个别的检测单位,为了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甚至出卖检测资质,或将空白的检测报告出售给无检测资质的单位及个人,这些现象都对工程检测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检测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从根本上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

1.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在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人身伤亡事故频发,原因在于地基基础检测与建筑施工是交叉进行作业,所以,致使地基基础检测人员身处的工作环境较差,安全隐患较多。例如,在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一般都应用声波投射法、低应变法、轻型动力触探法等方法,由于这些检测方法都是在施工过程中交叉进行的,因而从很大程度会给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检测时,必须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3检测结果欠缺精确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3.1某些单位没有编制周详的检测方案与计划,或编制的检测方案较为简单,未能对检测作业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3.2应该引用或反映的资料不全面,所得数据不准确,致使检测结论过于简单或含糊了事;

1.3.3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测,导致原始资料涂改严重,未能给予足够的观测时间,极限基本值与承载力标准值判断不准确,具体操作不规范,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1.4检测人员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内部未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于检测人员的管理较为松散,致使检测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不具备相应专业技能职称及技术水平的人员也参与到检测工作中,使其在不能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的情况进行作业,致使检测资料和结果欠缺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

1.5地基基础检测过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对于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每个检测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对基础检测工作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但是更多的是重视检测的结果,忽略了地基基础检测的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环节的弱化,有可能导致数据收集的可行性、科学性大打折扣,对于施工单位的下步施工完成准确判断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比如,有的地基基础检测报告有关重要数据的出具没有施工方、监理方的双方签字确认,导致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可见现场加强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性。有的检测单位工作人员由于业务知识不过关,安全操作的意识不够强,对于现场检测的危险系数没有有效估算,导致存在一些检测安全隐患。

1.6地基基础检测报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得知,当前地基基础检测市场需要完善的地方,不仅在于检测技术手段方面,有的时候检测结果出来了,但是检测单位工作人员在出具检测报告时存在一些不严谨、不规范的情况。比如,有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来撰写,有的所引用的国家的检测标准已经过期,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有的检测报告所罗列的专业术语不符合要求,或者已经被禁止使用,降低了检测报告的严谨性。有的检测报告计量单位的使用不统一、不规范,导致施工单位使用检测报告的时候无所适从。在检测报告的最关键部分就是报告的结论和结语部分,有的表述不准确,甚至低应变测试仅适用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结论存在多处的错漏和矛盾,导致检测报告规范科学性大大降低。、

2、地基基础检测的要求分析

2.1天然地基基坑检测。对天然地基进行的检测工作一般都比较简单,如果场地地基条件比较简单的,在勘察报告中对于持力层中岩土的各项指标数据都有详细描述的情况下,进行地基验槽时,只需要将基底土层的实际状况和勘察报告中数据核对一下即可,一般情况下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如果地基的条件比较复杂的话,那么在进行地基验槽时就需要非常的小心,避免出现意外状况。

2.2人工挖桩基础地基检测。在对人工挖桩基础地基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在基岩和上面的覆土层有明显区别的状况下,对持力层的检测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是在遇到比较复杂的岩层时,对于桩端的持力层确定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基层中存在软弱的夹层时,那么在检测工作中,重点要检测的就是桩端持力层位置的确定。在沉积岩中一般都是泥岩和砂岩共同出现的,没有说非常纯粹的单独出现的时候,而泥岩遇水就会发生软化,这对于建筑物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所以说在检测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按照最为不利的情况进行处置。对于含有泥岩软夹层的情况,在检测时,钻探孔要穿过泥岩层并且进入持力层至少三米处,这样进行的检测工作才会更为保险。

2.3复合地基的检测。采用一定手段在土中制成加固体,由加固体和土共同承担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复合地基。对经地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检测,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中,对采用换土法和强夯法进行处理的复合地基,常采用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检验。对采用深层搅拌桩、碎石桩、砂桩或CFG桩等方法处理的复合地基,应采用载荷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如进行检测后效果不能达到要求,则需重新进行处理,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关键是承载板形状和面积的选择,除正方形布置的复合地基增强体以外都常用圆形承压板,板的面积等于最小处理单元的面积。

3、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方式分析

成孔质量检测技术方式分析。成孔质量检测技术方式多适用于程控制量的检测作业。检测作业应重点关注的检测指标包括成孔孔深、孔径、位置、沉渣厚度以及垂直度等在内。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桩基基础的施工作业当中,偏小的桩孔孔径参数可能会导致整桩桩体承载作用力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桩孔上部位置孔径参数的扩大可能会导致成桩桩体上部侧阻力参数明显增大,进而导致桩体下部侧阻力性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通过成孔质量检测,成桩质量能够得到较为全面且有效的衡量。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是建筑的根基所在,其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验收地基基础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安全标准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检测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地基基础检测技术日趋成熟与先进,对于规范地基工程的检测工作,提高地基基础检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也为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本文探讨地基基础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耀禧.桩基与地基质量检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A].2010年全国桩基检测技术研讨会暨16届PDI用户会议论文集[C],2010.

[2]张丰涛,郭文军.浅谈应力波反射法桩基检测的影响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