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极浇注站咬合台中间转轴结构的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双阳极浇注站咬合台中间转轴结构的改进

贺国安

贺国安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阳极组装车间青海大通)

摘要双阳极浇注站特点,分析咬合台中间转轴及两端滑动轴承频繁损坏原因,结合生产实际,对中间转轴及其滑动轴承结构进行改进。

关键词双阳极浇注站咬合台中间转轴磨损改进

一、双阳极浇注站概述

双阳极浇注站作为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生产工艺过程中预焙阳极生产的主要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输送链条将焙烧块(俗称炭块)输送至移动小车,由移动小车分别向左右两端进行移送至编组机上,编组机将炭块并排输送至咬合台上进行校正加紧;自动线悬挂小车将涂好石墨的导杆组推入咬合台正上方,由导杆抱紧装置对导杆组进行定位固定,将咬合台升起,导杆组爪头与炭块炭碗咬合,将熔化的铁水注入钢爪爪头周围的空隙使导杆组与炭块组合成一体,形成预焙阳极。

二、转轴磨损原因分析

15万吨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生产过程中每天平均更换阳极数约为140组,除去车间设备检修时间,为保证阳极正常供应,车间需每天浇注阳极数约为180组,在此过程中咬合台需升降360余次,而咬合台升降机构主要靠底部油缸推动剪刀架机构上升下降,而作为剪刀架机构的中间转轴之间采用钢套内镶嵌铜套转动,在长期转动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润滑,导致使用一月左右,铜套将完全磨损,转轴与钢套相对转动,最终导致转轴磨损,设备无法达到工艺要求。为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减少工作强度,我部门对浇注平台中间转轴进行改造

三、改进措施

对中间转轴结构进行改变。对转轴两端安装铜套长度为95mm的转轴尺寸保持不变,将中间部分转轴直径由原来的50mm减少到45mm将形成轴肩,便于转轴的安装;在转轴两端中心线方向钻直径为5mm的孔,并攻丝(M10*1,长度10mm)安装黄油嘴,形成注油孔;在铜套安装中心位置沿径向钻直径5mm的通孔,形成铜套润滑油孔,如下图所示。

对升降支架上铜套及钢套尺寸进行改变。在保持原有钢套铜套安装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将铜套厚度由原来的2.5mm增加到5mm,钢套厚度由原来的14mm减少到9mm,从而保证转轴的使用寿命

四、结束语

中间转轴及其滑动轴承(铜套)结构改进工作完成后,通过每周对中间转轴轴端黄油嘴进行手动泵油,减少了转轴与滑动轴承的摩擦,提高了转轴及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升降工作台中间转轴故障率由原来的6次/年下降至2次/年。年节约材料费用约0.5万元,为公司的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提高了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