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冯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冯健

冯健

冯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上海市200000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主要是指水泥、水、石子、添加剂、混合料等按照一定配合比例,实施均匀的搅拌,产生的一种胶状体,在凝结之后有着一定强度的材料。因为混凝土还有着取材便捷、价格实惠和操作简单的特点,使得其在各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就对其施工进行探讨。所以,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阶段,我们必须落实混凝土结构的控制工作,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全面的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简要的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居民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高度不断增加,建筑结构形式也是更加的复杂、多样,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结构平面规则、长度、宽度应该是合理的,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平面刚度、质量分布的均匀,以保证建筑结构质量和刚度的一致,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下面几点原则:

第一,混凝土施工结构需要有一定规则性,保证平面和立面结构布置可以利于结构抗震性能。第二,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传力途径合理,建筑结构的基础能够直接和不间接的接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水平力、竖向力,以避免出现中断和迂回的问题。

第三,混凝土的施工应该有着较强的牢固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在建筑结构的受力作用下,出现倒塌的问题。

第四,各构件之间需要彻底分析,不能出现藕断丝连的问题,并且保证两者的连接牢固,处理好结构单元和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关系,设置多道的抗震防线,以增强结构抗震的能力。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

2.1混凝土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所出现的裂缝问题就是裂缝收缩,因为外部钢筋影响,使得拉应力出现在混凝土的内部。在混凝土裂缝产生问题的时候,混凝土的空气凝结量就会产生变化,水会从外部蒸发至内部,在混凝土的连续变形拉力作用的影响下,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外荷载所引起的受力裂缝是结构裂缝问题。

2.2温度裂缝

因为外部温度的不断变化,温度将对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影响,致使温度裂缝问题的出现。外部湿度变化将对其混凝土干湿度有着直接影响,降低体积速度。除此之外,外部气候也会对混凝土裂缝有着影响,外部裂缝和混凝土温度形成正比例的关系,浇筑的温度越高,其混凝土温度则是越高,若是外界温度的降低,将产生较大温度应力,致使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出现。

2.3水泥的水化热影响

在水泥产生水化热的时候,将产生大量热量,混凝土将继续与混凝土内部进行堆叠,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使得混凝土表面随外部基础进行加热,在低温情况下,其混凝土的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压力,其表面出现拉应力,这种现象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比较普遍。

2.4混凝土结构荷载计算失误造成的裂缝问题

在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因为拉应力主要是由钢承担的,混凝土极易受到拉应力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边缘处,在其结构中产生拉应力,通常是由混凝土所承担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要求不应该出现拉应力,如果存在,其拉应力也应该较小。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就从最高温度冷却到可以操作的稳定温度时,混凝土内部就出现较大拉应力,在进行混凝土荷载进行计算的时候,过度的估算也会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

3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问世以来,在人类建造业方面,就被其建筑原材料占据了主要的地位。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逐渐发明出一些新建筑材料,比如说:钢结构、纤维结构,这些新材料有着诸多有点,但是也因为一些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不能普及应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还是混凝土。所以,我们若想有效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则必须加强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减少建设成本,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3.1优化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因为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工程项目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比较常见。我们必须落实对原材料的选择,做好精细化的检测,严格配合比的试验,以确保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使用性。

3.2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搅拌施工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部分,搅拌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下面几点的工作:第一,在正式搅拌前,确定出材料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严格控制其计量的工作。第二,全面检查搅拌设备,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第三,在正式搅拌的时候,按照不同材料的性能,对其投料搅拌时间、卸料进行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其阶段的操作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并且要求我们的施工人员有着严谨的工作陶都,对各工序进行完成。

3.3混凝土的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混凝土均匀性,避免出现分层离析问题。混凝土运输、浇筑是连续的工序,应该保证运输阶段,装混凝土容器严密性的良好,内部表面应该注意光洁和平整,避免漏浆的问题出现,就内部粘附在内部的混凝土需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混凝土的凝固出现。除此之外,就混凝土运输主要包含了垂直运输、地面水平运输、楼面水平运输。

3.4混凝土浇灌

第一,水泥砂浆在竖向建筑底端进行填充,把厚度保持在5cm-10cm之间;第二,及时的解决建筑施工离析的问题。第三,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灌中,若是模板高度超出了3m,就需要在施工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下滑。比如说,经过由外向内的方式,连续性的浇灌墙体、柱体等,减少模板的承受压力。在完成了浇筑工作之后,给予其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混凝土的初凝工作,在混凝土达到了一定强度后,便可进行梁板施工。第四,在混凝土灌注施工时,应该注意其时间控制,包含各工序持续的时间,提升就模板、预埋件和支架等进行检查。

3.5混凝土的振捣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连续性,对振捣面沉落的情况进行控制,尽量减少过振现象。若是施工阶段使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就需要就其振捣范围进行控制,振捣器直径应该在3倍范围内,另外,混凝土的施工中所使用的振捣方式是交错式、行列式。

3.6注重混凝土后期养护

为保证混凝土的性能,避免因温差引起的施工裂缝,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筑和接缝施工后进行维护管理。固化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延长。用吸管袋或塑料薄膜覆盖。为确保填缝材料的韧性和弹性,确保其对混凝土收缩的适应性,并避免水进入缝隙,在联合施工之前,清理裂缝以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项目质量,所以在进行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必须控制好混凝土温度、强度,确保配合比的合理性,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拌和、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整体建设质量,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郝天祥.浅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900.

[2]李杨.浅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8,(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