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加强医院耗材管控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简述加强医院耗材管控的重要性

谢京胡曙光朱康

谢京胡曙光朱康

大同市云中路2号第322医院037006

摘要:本文通过对医院耗材使用的流程化管理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耗材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制度流程、耗材计划、耗材使用必要性的管理,从严管控,大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以降低医院成本及患者费用为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耗材;必要性;管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保在控制费用中重要作用的显现,医院的耗材管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造成医疗成本的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对如何提高医院耗材使用管理水平,逐渐走向标准化合理化制度化轨道,给医院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笔者就我院耗材在使用中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如下。

1医院医用耗材标准化合理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医用耗材是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物资保障,也是患者住院医疗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普通卫生材料、高值医用耗材、等,其品种繁多、数量大、费用高低不一,这就给耗材管理者增加了管理难度大。因此,科学合理管理各类耗材,优化耗材管理流程,和耗材的使用标准化合理化制度化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加强耗材的管理应用,对规范卫生耗材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患者消费合理化,减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进而促进医院加强经营管理、廉政建设和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2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流程薄弱国家对药品有着相当严格的全程管控,而对耗材的流通管理相对薄弱一些。耗材的一级库管理,不能对其领用、消耗进行全程跟踪,我院虽然高值耗材的使用做到了扫码管理,但监管不严,没有做到与每个患者的费用一一对应,导致卫生耗材的管理出现真空地带,难免出现卫生耗材的流失和对帐难的情况。物资管理岗位职责制度不严分工不明,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缺乏对耗材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创新。

2.2信息化跟不上我院对普通卫生材料实行采购计划审批原则,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零库存,条码管理、按需使用。2010年医院就已将军卫一号物资管理系统升级,但系统功能应用不完全,很多地方还需要手工excel表格制订计划,过程复杂繁琐,人为因素多。库存管理也有着同样的问题,从未设置上下限及标准存量,这样就不能用时了解库存量,造成浪费和供货不及时。字典库信息不适时更新,使用量不足30%,垃圾信息影响正常入出库工作。同时物资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未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各部门形成信息孤岛。

2.3操作流程不科学医院对耗材管理不够重视。科室领用物资耗时间耗人力;对库存物资盘点,没有采取严格的操作流程,盘点流于形式;耗材末端使用管理不到位,软件管理不能监管到耗材终末使用等等。

2.4监管不全面物资部门与供应商接触较多,常被认定为敏感岗点,自我监管的管理方式,完全取决于慎独的职业操守,然而对暗箱操作留出的空间,安全隐患极大,一旦发生问题,责任难以担当。

2.5使用不规范科室在请领和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请领的随意性很大,有超量请领和过度使用的情况,给医院造成浪费,给患者增加负担。

3医院医用耗材标准化合理化制度化管理的对策

3.1完善职责分工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管理制度,科学划分机构职能与分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发挥内部牵制作用,体现相互制衡的原则。培训各个岗位可胜任人员,以便日常工作代理,开展周期性岗位轮换。

3.2加强信息管控

3.2.1充分利用物资管理系统的功能,利用“科室物资请领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科室合理地编报采购计划。科室利用“科室物资请领系统”的计划功能,上报科室专科材料需求,“物资管理系统”中合理制定采购目录中材料的上下限和标准存量,再根据科室需求及库存上下限的补充数量,编报当月采购计划,呈领导审批后执行。为防止计划集中,工作量不均衡。

3.2.2对医院消耗量大的耗材实行招标采购,通过竞标可以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和信誉良好的单位,明显降低采购物品价格。充分利用信息化软件,从真正意义上控制成本,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为全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力的数据。

3.2.3通过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各类物资的使用情况,查看科室的请领成本变动情况,便于控制监督,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成本,间接减轻患者负担,也便于管理者随时掌握医院物资流、资金流,实现了物资管理的透明度,为财经人员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3.2.4自2013年起,建立字典库管理制度,每年将对字典库信息进行梳理。新建的字典库信息,呈批件留存,字典库不规范的、字典信息废止不用的等统统梳理出来,呈领导审批后,全面整改,与采购目录完全一致。

3.2.52014年底,医院聘请公司为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升级,现已基本完成。耗材入库出库价格统一,取消价格加成,这样一来,就应了《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各种数据同源,从不同纬度经度、多角度统计汇总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有效克服了手工制表的弱点,为医院财经决策提供真实数据支撑。

3.3规范耗材管理

3.3.1效仿药品的管理,对耗材的管理提出了不少新的改进。医院正在加强库房的综合建设,条件方面有大幅度改观。严格验收,要求供应商在送货的同时,必须随货附有合格证明,一次性无菌耗材必须有检验合格报告,并按供应商分类保存,以备查验。到货情况,详细登记在验收记录本,接收方与送货方确认后双签字,要求记录真实详细。

3.3.2高值医用耗材主要应用于手术室、导管室手术消耗用材,全面使用条码管理。延续一直采用“先备货,后使用”的原则,对无菌耗材(例如吻合器)来说,还比较适宜,但对于跟台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例如人工关节类材料)就不太适用了。跟台使用的耗材在手术前不明确使用型号,就需要备用多个型号的耗材,备货量远多于使用量,不仅会造成条码的浪费,也会扰乱备货库存,影响科室盘点工作。经过多次考证,流程重新梳理,将跟台高值医用耗材前移至手术医生护士检验质量使用,使用后在计价单上签字确认使用耗材的信息数量,再扫描条码计价的流程。条码管理不仅可以准确对耗材实现溯源过程,而且减少了科室收支时间差,实现了科室收入与扣除成本的一致性,同时也减少了医院的积压资金,只在患者使用耗材后才形成对供应商的外欠款,这样的管理模式得到拓展。因此,我院于2014年1月对单价大于500元、可单独收费的部分普通卫生材料,也纳入了高值医用耗材的条码管理。同时加强科室领用管理,发放科室待用后打印单据,科室正式人员领用后签字,一式两联分别留存备查。科室使用耗材后,完成患者计价,方可形成入出库单据,扣除科室成本并形成供应商的外欠款。这样一来,备货科室成为高值耗材的二级库房,实现无缝隙对接,实现了更多耗材的全程追踪,更加有效地监控高值医用耗材的流向和管理。

3.3.3建立制约与奖励机制,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科室不按规定多领乱领耗材,考核发现超支,将处以绩效处罚;(2)科室按考核规定有节余,可以从节余中按考核标准给予相应的奖励;(3)库存物资若发现损坏、丢失等现象,也将处以绩效处罚。目的在于加强全院工作人员的勤俭节约风气,也为医院降低材料成本。

3.3.4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库存物资数量、规格、金额明细帐,准确核实库房各种物资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建立日常管理和盘库制度,完善盘盈、盘亏、报损、审批等流程、手续。我院于2013年实行了《库存物资盘点制度》,科室对库存物资每月盘点,包括物资的质量、数量、库房环境等,并留存盘点记录。财经中心隔月会对库房情况、盘点记录进行检查,半年、全年组织医院库存物资大盘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盘盈、盘亏、变质、毁损等情况,及时查明原因,根据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对有积压倾向的耗材,与供应商及早联系退货,尽少的占用流动资金。

3.3.5耗材的发票偶有不实,为加强管理,送达发票必须带查验真伪的合格证明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明细统一格式,方便审查,初审处理后再由财务二次审核通过方能付款。

3.3.6针对科室人员繁忙紧张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对科室服务工作,进行将物资直接下送科室的配送服务。协同医院的物资保障部门,配备相应的院内物流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科室申领物资的管理配送。

3.4严格使用管控

严格临床路径管理,合理规范使用耗材。通过科学认证做到耗材与病种相匹配,防止过度滥用耗材,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请领高值耗材时,做到一一对应,扫码管理,杜绝个别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多领、滥领,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