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

金兴国

金兴国

江苏屹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领域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其所具备的优良性能,使得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领域备受青睐。然而,混凝土在发挥出优越性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质量方面的通病。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所存在的质量通病,并具有针对性的对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如何防治进行探究,为建筑业施工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从而推动建筑业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

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伴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对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有了新的要求。混凝土这一常用的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积极面对和解决建筑工程混凝土存在的质量通病。

一、砼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一)麻面问题

砼表面局部存在缺陷,浆粗糙或有一些小凹坑,钢筋未外露。其预防措施有:一是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二是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该用清水清洗干净,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从而使得模板之间拼缝严密。三是应该将每一层砼振均匀捣振,直到气泡排除为止,以防漏振。

(二)露筋问题

主要是指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剐筋或箍筋等,由于没有被砼包裹而外露的问题。预防措施如下:一是浇筑砼之前,应检查钢筋的位置以及保护层厚度,观察二者是否准确,如发现问题应做及时修整。二是在每隔1米左右的钢筋绑上砂浆垫块,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三是当钢筋较密时,应选配适当大小的石子;结构截面较小且钢筋较密时,还可选用细石砼来浇灌钢筋。四是在钢筋较为密集的地方,使用带刀片的振捣棒,需要注意的是,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本身,其目的是为防止钢筋出现移位。五是浇筋砼前充分湿润木模,堵好缝隙。六是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七是以上操作不得踩踏钢筋,如果出现钢筋变弯,要及时调直。

(三)蜂窝问题

主要表现为砼的局部酥松,由于砂浆较少且石子多,容易出现空隙,从而形成蜂窝状的孔洞。有以下几个预防措施:一是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的准确性。二是砼要拌合均匀,以最小搅拌时间保持颜色一致。三是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一定不得超过3米,如超过,要采取串简、溜槽等其他措施进行下料。四是在竖向结构中浇筑砼,具体措施如下:

(1)在立柱模板浇筑砼之前,模板线要用水泥砂浆磨平,安装完再用砂浆密封严实;浇捣前首先要浇入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厚度约为10~15厘米;砂浆要用铁锹铲入模板,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要认真振捣底层;在浇捣过程中,不能一次下太多的料,下料太多容易出现石子下沉、灰浆上浮的问题,从而产生裂缝。

(2)柱子应该实行分段浇筑,如边长大于0.4米且无交叉箍筋,每段柱子的高度不应大于0.4米。

(3)墙和隔墙应该进行分段浇筑,每一段高度不要超过3米。

(4)如采用竖向串筒导送砼时,其浇筑高度无限制。

(5)砼振捣要采用分层捣固.其厚度约为200~300毫米。

(6)在捣实砼拌合物时,要保证上下层砼的良好结合。

(7)振捣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砼是否下沉、有无气泡、表面出浆是否呈水平状以及模板边角是否填充。

(8)浇筑砼必须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实际情况,如发现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修整完好。

(四)孔洞问题

砼结构内存在空腔,主要表现为局部无砼或蜂窝特别大的状况。预防措施如下:

一是在钢筋的密集地方,比如柱梁及主次粱交叉处。浇筑砼是要采用细石砼浇筑,并认真振捣密实。二是在孔洞处的侧面开口浇灌下料,振捣密实,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的问题。三是要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

(1)垂直振捣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振捣棒与砼表面成4O°~45°左右。

(2)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进行移动,但不能混用,以防漏振。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振捣时,要保持快插慢拔的规律。

(3)控制好下料的量和度,要确保砼浇筑时不离析,否则要用溜槽、串简等方式下料。

(4)下料时以防砂、石子混有粘土或木块等杂物的出现。

(五)缝隙夹层问题

施工缝处的砼结合不好的话,会存在缝隙或者夹有杂物,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牢固性。有以下预防措施可供参考:一是在浇筑柱、梁、楼板、墙等类似结构的时候,如果出现间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按施工缝进行处理。二是如果需要对砼进行二次振捣时,可以通过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来避免缝隙夹层的出现。三是对于已经硬化的表面,应该凿掉表面的水泥薄膜以及松动的石子或者是局部软弱的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分。四是在浇筑前,在施工缝上要先铺抹一层水泥浆或者减石砂浆来避免缝隙夹层的问题。

五是在模板上开一个清洁杂物和冲洗的口子,务必沿着施工缝的位置。

(六)缺棱掉角问题

梁、柱、板墙以及洞口位置出现了砼局部掉落、棱角有缺陷等问题。针对缺棱掉角的问题,其预防措施如下:木模板在浇筑砼后应认真浇水养护,保持湿润;拆模时,不要用蛮力,注意保护棱角,防止缺棱;吊运时,防止模板与棱角相撞击;拆模后,要用角钢等杂物将棱角角保护好以免缺棱掉角。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一)对麻面、少量蜂窝、夹渣等进行的处理方法

出现以上问题,要先安排施工人员在出现缺陷的部位,使用钢丝刷或着加压水来洗刷基层,保持充分湿润后,再利用l:2的水泥砂浆在缺陷部位抹平,等到抹浆凝固,之后还要加强养护,以免缺陷部位再次出现问题。

(二)处理较大面积蜂窝的严重缺陷

针对大面积蜂窝的严重缺陷问题,施工人员要将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一些大的骨料颗粒等凿掉,尽可能的剔成喇叭的形状,外边尽量大一些,并将周围已经松动的石子剔除干净,用钢丝刷或者加压水将砼表面的灰尘、杂物等冲洗至湿润,在湿润后的孔洞外侧再进行安装模板,然后再用提高一级强度的细石砼(在该砼掺入10%的膨胀剂),采用小振捣棒捣实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三)对缺棱掉角部分的处理

针对已经发生的缺棱掉角的现象,当缺棱掉角比较小的时候,可以简单用钢丝刷刷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直至充分湿润后,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缺陷部分抹补整齐;当缺棱掉角较大时,需要将不牢固的混凝土以及较为突出的骨料凿掉,利用用钢丝刷或者加压水将砼表面的灰尘以及杂物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然后安装模板再用提高一级强度的细石砼,并掺入10%的膨胀剂,采用小振捣棒均匀捣实,加强养护,以防缺棱掉角现象的再次发生。

(四)对露筋问题的处理

针对已经出现的露筋问题,首先要将外露的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及时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冲洗至其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在露筋位置抹压使其完好。如果露筋部分比较深,必须要先将薄弱混凝土以及残渣剔除干净,并用清水冲刷至其干净且保持湿润,小振捣棒将提高一级强度的细石砼捣实并加强保养。

(五)对孔洞的处理

这里着重介绍处理梁柱的孔洞,首先,在处理之前,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将梁底支撑牢固,然后再进行孔洞处理。其次,要将孔洞处不牢固的混凝土以及突出的石子颗粒清除,并凿成斜形,避免死角的出现。再次,利用用钢丝刷或者加压水将砼表面的灰尘以及杂物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然后再用提高一级强度的细石砼,并掺入10%的膨胀剂,采用小振捣棒分层进行捣实,认真养护。最后要将伸出的构件部分遗留的混凝土清除掉,即完成了对孔洞的处理。

(六)对一般性裂缝的处理

当裂缝的宽度小于0.2毫米,其裂缝延伸高度不超过其梁高的三分之二时,可以用环氧胶泥进行封闭。需要注意的是封闭前首先清理裂缝,将混凝土表面的杂物等清除干净,并用丙酮或酒精在裂缝宽lO厘米的范围内擦拭干净,最后用环氧胶泥进行封闭操作。

当裂缝宽度在0.2与0.3之间时,利用环氧液注浆补强。注浆前首先清理裂缝,除去混凝土表面杂物,并用丙酮或酒精在裂缝宽lO厘米的范围内擦拭干净后,刷环氧底漆,待干凝固后,将注浆嘴尽量埋设在裂缝比较宽的位置处。在进行注浆前,先用压缩空气检查裂缝封闭情况以及注浆嘴是否有漏气的问题,注浆压力应保持在0.2~0.3MPa。当浆液从注浆嘴进入,从排气排水嘴溢出的时候,应立即用细铅丝将乳胶管拧紧,快速用胶泥补平,即完成。

(七)对存在严重缺陷的裂缝进行处理

存在严重缺陷的裂缝主要是由荷载所引起的,其裂缝与荷载相对应,根本上来说是承载力不足的结果。该裂缝要经建筑物可靠性鉴定,具体处理方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建筑事业大发展的新趋势,为了积极推动我国城市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安全以及协调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都是建设行业的永恒焦点。可以看出,混凝土这一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预防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积极研究治理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有效措施,对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从而切实提高混凝土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贡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李雨菲.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J].人民长江,2010(19).

[2]宋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痛的预防[J].建工资讯,2011(03).

[3]葛顺利.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