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实践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的探索

杨丽

(国网江苏技能培训中心江苏省苏州市215004)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变电运维培训工作展开分析,思考了实践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以及如何将实践型的变电运维培训工作的模式进行应用,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可供今后参考。

关键词:实践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

前言

在实践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对于培训可以更好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应用更好的培训思路,同时,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的让培训工作得以开展,提高培训质量。

1、变电运维培训的主要任务与内容研究

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主要分为有人值班和无人值班模式。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及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无人值班的比例将高达90%以上。变电运行的模式大部分也已由有人值班变化为一个维操队负责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区域集中运维管理模式。实施运维一体化变革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调整专业管理模式,在现有区域维操队的基础上调整充实现有的检修人员,形成运维一体化的运维班组,按照能力的发展逐步实施运行与维护一体化各项生产任务。而现有的模式是一项生产任务,首先是运行人员完成倒闸操作,然后交由检修人员实施检修工作。因此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有的运行人员开展变电检修技能培训,对原有的检修人员开展变电运行技能的培训。需要指出的,受制于变电运维人员的基本素质与主要精力限制,所谓变电检修技能的培训主要指维护性检修技能的培训。

2、变电站培训系统研究

怎样让我们的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运行技能得到提高?现场培训是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和生产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掌握电力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熟悉本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技能、工作职责,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员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业务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场培训的质量问题。但是目前我局所有运行部门的特点是:变电站集控化,而且多以大站带小站模式建立起来,设备老,人员相对少。人员技术上存在原220KV变电站人员需要学习10KV馈线及开关、消弧线圈等,而原110KV变电站人员又对220KV主变、线路及保护不是很熟悉。而由于是老站组合而成,因此各集控中心组织大家集体现场学习不太可能,因此我们利用现有的人员和技术,创造条件,强化培训效果,让每一份投入都有收获,利用计算机将现场培训指导制作的更加生动易懂,避免大量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图表和图册,使运行人员在日常巡视中参照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边分两方面对本系统进行介绍:

2.1课程内容

本系统主要分课堂培训和现场指导两个方面,采用生动形象的自制系统的多媒体教材,异常处理的Flash以及带有说明的图纸为培训手段,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培训:

1)专业知识: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熔断器和隔离开关、主接线和继电保护。

2)基本技能:一次和站用电系统、保护、监察、操作和控制、电气仪表及通信装置。

3)专门技能:运行监视、倒闸操作、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电工仪表及常用备品、文字、记录、计算能力。

4)相关技能:掌握触电急救的原则和方法、会使用一般消防器材。

5)其他知识:电力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调度管理和运行管理规程、现场运行规程、电力营销知识、线路、检修、调度知识。

2.2培训特点

通过对传统培训方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本系统扬长补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生动形象。针对传统培训方式单一,蜻蜓点水,涉及面过宽而深度不够,难以指导现实工作的问题,本系统从具体子站出发,采用实时对应的方式,具有实用价值。元件按被仿实物位置仿真,可操作元件(如连片、熔断器、转换开关等)按被仿实物仿真,保护屏上的保护装置按真实设备仿真其面板,面板上的电源开关、信号灯、按钮、选择开关、小键盘及仪表用仿真物理元件其它元件及符号用图形及符号表示,仿真面板应给人以真实感。

2)图文并茂。针对传统培训教材纯理论部分过重,体系过于死板,难以吸引职工的问题,本系统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注重实际操作,简单易懂。

3)具有实用意义。本系统注重现场运行,立足于使具备一定运行经验的运行人员到站通过本向导可以迅速熟悉本站,可进行操作与事故处理的原则,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价值。

3、实践型的变电运维培训方法

3.1“教学做”一体化

为了达到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统一,充分发挥实训设施的作用,让学员能够在课堂上体会到真实的现场操作,变电运维教研组进行三统一,一是统一教学内容,对每门课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统一,保证教学进程一致。二是明确有异议的内容,针对不同省份的不同规定,明确统一原则。三是设计与学员互动环节,让学员们在参与中体会理论知识,达到培训教学的最终目的。

创新是培训教学的灵魂,也是企业培训机构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切入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变电运维专业培训坚持“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员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训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学和做”上,注重运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培养学员学生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

在培训过程中,始终以学员作为培训的行动主体。以“培训师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现场的受令复诵、填票审核、模拟核对、操作监护进行完整的操作”为培训的行动方式。以“基于实训智能站的实际设备,学员动手操作、观摩点评倒闸操作流程”为培训的行动过程。

3.2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教师以一个典型项目为依托,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任务案例进行剖析,通过教师的指导,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围绕教师所下达的项目要求,通过模仿,将自选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与案例相近的任务模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模块,并最终将一个个任务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教学场景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模块,以完成具体任务模块为主线,把知识点贯穿于任务模块中,学生在一定的场景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模块,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实践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的方法,以及在培训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模式思路和应用对策,可供今后的运维培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新时期变电运维人员培训模式探究[J].机电信息,2016(21):166-167.

[2]肖萍,黄建杨,李俊华,黄剑.探索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新模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157.

[3]李铮,王化全.江津:变电运维一体化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08):58-59.

[4]姜一涛,姜杨,牟黎.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5,18(01):58-61.

[5]李娜.创新型变电运维培训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