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文明施工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标准化文明施工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梁森

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地组织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现场,使施工现场按现代化施工的要求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这是施工企业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以下针对文明施工标准化项目管理内容及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项目管理

0引言

文明施工标准化实际上是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飞跃和升华,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安全达标的基础上开展的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标准化文明施工,是现代化施工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释义及内涵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就是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理念,通过引进系统理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管理、工程监理、队伍管理、合同履行等要素进行整合熔炼、缜密规范,形成密切相关、交织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其目标是以实施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为突破口,整合管理资源,建立有效的预防与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改革现场管理方式和施工组织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监管和产业发展水平。

二、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建筑业运行的平台和载体,既是矛盾的集中点,又是工作的着力点。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既是抓住了建筑业创新的关键点,又是新时期施工现场管理的最低要求,这对转变施工现场管理,提升行业形象,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和服务效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推进标准化工地建设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分段推进、由点及面的方式,通过强化保障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不断巩固和扩展标准化工地创建成果,塑造全新的行业形象。

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自控意识和自控能力

②强化激励机制,激发标准化创建动力

③把握过程控制,提高标准化示范工地的创建质量

④强化监管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标准化文明施工是企业文化的有形载体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以企业理念为信心,包涵一切企业的制度、管理、产品及至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人际关系等等;企业文化对不同行业来说有不同的特色,就企业个体而言,这种特色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的设计并从视觉上表现强的个性特征,通过人的行为,从感觉上表现出企业的精神面貌,从产品上,凝聚企业文化内涵。对建筑行业来说,有别于制造业的地方在于产品生产是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段,按项目进行产品加工,各个项目各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且整个加工过程被置于客户、监理、质检部门的共同监督之下,是相对开放的加工环境。因此,建筑业要形成标准的生产管理模式的难度较大,资金投入较多,其意义也更为重要,它是体现企业的生存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的一种基本的要素。由于建筑业的加工环境相对开放,因此,最能直观体现建筑业的企业文化的就是让每一个不同的工程项目都采取标准化文明施工的管理方式。这种标准主要包括生产环境、管理模式两方面。标准的建设是在充分考虑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如环境的多样化、生产产品的不确定性、安全生产的复杂性、施工人员的不稳定性等的基础上。归纳共性,就是以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为基础,并与长期的企业经验积累相结合而综合制订的。因此,标准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集中浓缩,在项目施工中,标准的具体执行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有形载体,标准的执行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展示过程。

五、标准化文明施工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补充和活化

企业为了宣传自己、包装自己,往往会采用企业自身独特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从标志牌的图案、徽记。到信封、信笺等都有统一的设计符号或色彩标识,这样会加强该企业的可识别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复杂的环境中能一眼认出是某某企业。对建筑行业来说,仅仅有上述的统一标识是不够的,因为建筑业生产场地的流动性大、涉及范围广、施工队伍庞大而结构复杂,要想让每一个项目都是对企业的一种正面的宣传,就需要有很好的管理手段,在注重产品质量控制和有形的标识包装的同时,还需要有另一种能体现企业精神的东西,这就是标准化文明的施工现场。

在硬件方面,利用有限的施工条件营造良好的临时性施工环境,有利于施工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利用有限的条件,营造优美适度的生活环境,可以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焕发作业人员的工作热情,无形中潜移默化地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模式,提高文明意识。

在软件方面,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营造蓬勃向上的氛围,充分展示企业的活力,并且以此感染和改善周边的社会小环境,以加深社会对企业精神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化文明施工又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补充和活化。

六、标准化文明施工有利于增强施工项目班子的凝聚力和集体使命感

标准化文明施工是一项科学的现代化的基础性管理工作,而在管理和生产中起主导、决定性作用的无疑是人,企业中的人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个体,更需要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意识。个人形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形象,只调动起各岗位人员的主人翁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才能,用共同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才能创造出精品优良工程。

标准化文明施工的另一重要作用就在于它能增强凝聚力。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如着装统一、挂牌上岗、岗前教育、班前教育等活动,可以增加单个人员的企业认同感和集体意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将标准化文明施工贯穿始终,并且能够坚持的话,必然能够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文化、技术、思想素质,增强团结协作的大生产意识,让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并赢得良好的声誉。

七、标准化文明施工是体现项目管理水平的依据之一

目前,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实现标准化文明工地是衡量一个工程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也是一支优秀施工队伍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采取标准化文明施工的措施,并加以落实、贯彻执行,使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施工人员精神饱满,在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反映出我们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并使之不断提高、完善。

八、标准化文明施工是企业争取客户认同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把企业推向了市场,建设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更好地发展、壮大,就要拿出像样的产品,而建筑产品是现场生产的,施工现场成了企业的对外窗口。众多建设单位,在每项工程投标之前,在压价的同时,他们总要考察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给人以第一印象,良好的施工环境与施工秩序,不但可以得到建设单位的支持和依赖,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还可能争取到一些“回头工程”。宏达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工程,该项目在进行外装施工时,先被华西集团总公司评为标准化文明施工现场,之后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因而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和信任,外装工程还未竣工就接下了该项目的内装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与“质量第一”并不矛盾,安全是为质量服务的,质量亦需要以安全做保证,有了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要求、标准化的管理,才使得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充分发挥其作用,科技成果才能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只有质量与安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工程施工才能顺利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标准化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贯穿了施工全过程,通过对施工现场中的质量、安全防护、安全用电、机械设备、技术、消防保卫、场容、卫生、环保、材料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文明施工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工作,也是现场管理中一项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来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固定模式,能把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工程无论大小、工期无论长短,都严格按标准化文明施工的要求执行,就能事半功倍,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同时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分析[J].曾彬.建筑技术开发.2018(07).

[2]浅谈建筑施工项目标准化建设与管理[J].魏征佳.建材与装饰.2016(03).

[3]周权昌;;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