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分析

刘菊芳徐丹李勇

武汉市第九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从在我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患者选取7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13例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占18.06%,19例中央型患者,占26.39%,40例混合型患者,占55.56%,58例急性期患者,占80.56%,14例慢性期患者,占19.44%。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而且该检查方式具有重复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效果

作为临床高发周围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脉曲张、下肢疼痛以及肿胀等,妊娠、长期卧床以及恶性肿瘤疾病等均可能引发该病,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引发急性肺栓。此次研究旨在探究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从在我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患者选取72例,女性29例,男性43例,年龄24至79周岁,平均(55.2±6.8)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皮肤溃疡、疼痛、静脉曲张、肢体肿胀等,17例患者单侧肢体受累,55例患者双侧肢体受累。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根据检查部位可取仰卧位、俯卧位及抬高小腿等体位,将探头频率调整为3.5至12.0MHz,首先自患者腹股沟下方开始扫查,主要包括髂静脉、大隐静脉、股总静脉、股深浅静脉、腘静脉和胫前后静脉,采用横切、纵切自上而下扫查方式,观察患者血管解剖形态、经线大小,管壁有无损伤及增厚,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同时记录异常回声强弱程度以及位置,对患者各节段静脉瓣功能、血流状态以及频谱变化进行检测[1]。

1.3诊断标准栓塞:可见明显增宽管径,管腔内可见实性回声,未见频谱和血流信号,病变管腔浅静脉以及远端有血流频谱。

2结果

所选72例患者中13例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占18.06%,19例中央型患者,占26.39%,40例混合型患者,占55.56%,超声检查结果可见显著不均匀静脉管壁增厚现象,管腔内有明显增强回声且管壁较为模糊。58例急性期患者,占80.56%,超声检查结果管腔内可见较弱回声分布,柔软质地,血栓与血管壁黏附度较差,有明显飘动现象,可见明显增宽血管腔。14例慢性期患者,占19.44%,超声检查结果管腔内可见较强回声分布,紧密质地,且与血管壁黏附度较好,血管内径明显减小,声像图显示管腔内存在明显的充盈缺损现象以及宽窄不一的血流束,存在蓝红相间的血流信号。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引发原因为血液瘀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受损等造成血液在患者静脉内出现不正常凝结反应,容易引发瘀滞性溃疡、继发性静脉曲张以及下肢水肿等后遗症,部分病情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机体坏死现象且发病早期患者合并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严重降低患者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2]。

X线、超声检查等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中,X线静脉造影容易引发较大创伤以及其他病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操作方便、无创等特点,而且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不但能够对下肢静脉中的血栓形成过程进行观察,同时还可使病变位置获得准确显示,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因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

此次研究中,超声检查结果可见显著不均匀静脉管壁增厚现象,管腔内有明显增强回声且管壁较为模糊。急性期患超声检查结果可见较弱回声,柔软质地,血栓与血管壁黏附度较差,有明显飘动现象,可见明显增宽血管腔。慢性期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可见显著增强回声,紧密质地,且与血管壁黏附度较好,血管内径明显减小。可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但能够对血栓部位进行准确判断,同时还能够对血流状态以及血栓类型进行判断。

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在对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对患者进行检查前需要掌握和了解其病史,明确患者患肢疼痛以及肿胀程度,方便检查人员在具体检查操作中对血栓进行迅速、准确的定位,防止发生漏诊或者误诊现象,若患者小腿以及大腿均出现明显的肿胀现象则需要全面检查其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深静脉等部位,若患者小腿存在肿胀现象,则需要对腘静脉以及股静脉加强检查[4];对下肢出现严重肿胀患者以及肥胖患者进行检查时应该控制好探查深度和角度,可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显像等技术使深部小血管显示率得到明显提高;检查腓静脉、胫后静脉、胫前静脉以及小腿肌肉静脉丛等有着复杂分布的血管时必须对血栓位置加强辨别;若检查过程中发现不稳定性血栓,不可使用加压探头,避免发生血栓脱落现象[5]。

此次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检出率为18.06%,中央型患者检出率为26.39%,混合型患者检出率为55.56%,急性期患者占80.56%,慢性期患者占19.44%。综上所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而且该检查方式具有重复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廖晓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52.

[2]丁彦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诊断的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183,189.

[3]周桂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辅助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7):867-868.

[4]李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小腿肌间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3):50-51.

[5]李小梅,李秀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29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