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徐小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徐小玲

徐小玲

徐小玲

(自贡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四川自贡643010)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采用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术前进行CT平扫和/或增强检查。分析间质瘤的CT表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胃肠道间质瘤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CT检查技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T;胃肠道间质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204-02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非上皮性肿瘤类疾病[1],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进展,本病的确诊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报道4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旨在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08年10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临床资料较完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病变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2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1±2.4)个月;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体重(52.8±7.6)岁;患者体重44~79kg,平均体重(53.2±6.4)kg;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胃肠道间质瘤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3±2.6)个月;患者年龄31~75岁,平均体重(52.9±7.2)岁;患者体重43~75kg,平均体重(53.4±6.7)kg。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超声诊断。采用CT技术对研究组患者在术前进行诊断,具体操作方法为:扫描前禁食6小时,做碘过敏试验,进行专门的呼吸训练。在扫描操作开始前15min,通过口服方式给予800~1000ml左右的温开水,使患者的胃腔达到充盈状态。患者取仰卧位,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层厚7mm,螺距水平设定为1.0,扫描的范围从患者的横膈顶至耻骨位置。经肘静脉团注入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碘海醇80~100mL,流率水平控制在2.5mL/s左右,动脉期扫描时间维持在25s左右,静脉期扫描时间维持在1min左右。扫描操作过程中嘱咐患者屏住呼吸。将扫描所得的原始数据通过减薄重建,处理之后的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显示肿瘤与周围的关系[3]。

1.3观察指标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以两组胃肠道间质瘤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等两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结果

2.1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的符合率

42例胃肠道间质瘤,其中胃27例,小肠12例,结肠2例。其中黏膜下型25例,浆膜下型6例,肌壁间型9例,2例难以分型。均为单发病灶。大小介于2~7cm之间。25例肿块大于5cm。肿块多呈圆形、类圆形及哑铃形状。增强扫描37例有明显强化,24例肿块中心有坏死区。

对照组14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且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相符,符合率水平为66.7%;研究组在术前采用CT检查后19例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且与术后病理学证实结果相符,符合率水平为9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胃肠道间质瘤误诊率和漏诊率

对照组患者胃肠道间质瘤疾病在术前诊断中误诊5例,漏诊2例;研究组患者胃肠道间质瘤疾病在术前诊断中误诊1例,漏诊1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的缺乏分化或非定向分化而导致出现的一种非上皮性肿瘤类疾病[1]。在以往的临床上诊断中受到病理学技术的限制,曾一度将该类肿瘤认为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性肿瘤均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的基本特征这一点已经被证实,而是一种具有恶性潜在能力的非定向分化的叶性肿瘤[2]。胃肠道间质瘤主要CT表现包括以下几点:①形态与生长:呈膨胀性生长,包括黏膜下型、浆膜下型、肌壁间型、胃肠道外型等4种,单发病灶较为多见,且多数情况下呈现圆形、类圆形及哑铃形状态;②大小及密度:大小与良恶性有关,直径不足5cm密度多较均匀,且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直径超过5cm者密度不均,内部可以观察到液化坏死及出血现象;③边缘:多数情况下生长缓慢,引起周边脏器及肠襻出现压迫性改变,生长迅速病灶与周边组织分界不清;④血供及强化:属于富血供肿瘤,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显示为动脉期阶段有不均匀的强化,静脉期阶段存在持续性的明显强化,肿瘤较大的时候CT血管造影可在肿瘤的内部及周边位置观察到扩张迂曲的肿瘤血管存在[4]。

CT检查具有诸如扫描速度快,受干扰因素少,分辨率高等众多优势,除显示肿瘤自身特点外,还可以清楚地显示其毗邻结构、区域淋巴结肿大等改变,因而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病需要与胃肠道及以外的肿瘤或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参考文献】

[1]黄旭东,周玉祥,赖海辉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1,20(1):30-33.

[2]石银龙.16排螺旋CT在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技术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6(12):136-137,131.

[3]周敬林,吴永华.CT和超声内镜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71-172.

[4]沈昌山,胡元成,郑巧如.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2,33(10):136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