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贾超

(齐河县胡官屯镇卫生院山东德州251116)

【摘要】目的:分析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42例,均为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42例患者全部接受对症治疗,在上述基础上A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B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91.55%明显高于A组76.06%(54/7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雷贝拉唑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来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4%(16/71)明显高于B组4.23%(3/7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雷贝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196-02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部、十二指肠中的食物会反流至食管中诱发泛酸、胃痛等,会引发患者口咽部、气道、咽喉受损。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特别是中老年人、饮酒、吸烟、精神压力大等人群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1]。由于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状态,积极做好治疗十分重要。目前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以抑酸为主,其中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次研究共纳入142例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42例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男性39例,女性32例,年龄在62~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37±1.93)岁,内镜检查分级A级29例,B级20例,C及16例,D级6例。观察组71例,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在61~78岁之间,平均年龄(67.71±1.89)岁,内镜检查分级A级30例,B级18例,C级15例,D级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反流性食管炎;②年龄>60岁;③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依从性极差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凝血系统疾病者;③对本次用药过敏者;④神志不清、失语或者智能损害,以及其他不能配合临床治疗的患者[4];⑤合并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42例患者全部给予铝碳酸镁(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0.5g*10片*2板/盒,国药准字H20013410),口服(咀嚼后服用)。一次1~2片,一日3次。餐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莫沙必利(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mg*24片/盒,国药准字H20090158)治疗,口服,一次1片,一日三次,饭前服用。

在上述用药基础上,A组采用奥美拉唑(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g*14片*2板/盒,国药准字H20044871)治疗,一次20~60mg(2~6粒),一日1~2次。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15天1疗程,共2个疗程。

B组采用雷贝拉唑(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g*8片*1板/盒,国药准字H20080683)20mg(2片),1次/日,15天1疗程,共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通过内镜观察发现粘膜破损情况也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粘膜的破损程度降低大于2个等级,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加重,内镜粘膜的破损程度降低小于2个等级。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与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B组临床总有效率91.55%明显高于A组76.06%(54/7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会出现胃食管反流、胸骨后烧灼感、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特别是在进食后,患者取半卧位、躯体前屈甚至剧烈运动都会诱发甚至加重临床症状。近些年,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可能会因一部引发出血、食管狭窄,本身疾病就带给患者严重的身心影响,为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临床治疗十分重要[3]。

目前针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联合用药比较普遍。本次研究在应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的基础上分别联合两种不同药物。奥美拉唑属于制酸及胃黏膜保护药,能够特异性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巯基发生不可逆行的结合,有效抑制氢离子、钾离子、ATP酶活性,降低胃部酸含量[4]。雷贝拉唑同样对基础胃酸和由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5]。雷贝拉唑能够产生持续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临床有研究显示,奥美拉唑的抑酸效果发挥比较慢,一般需要多次使用药物后才可发挥出抑酸的作用,用药个体差异明显,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大[6]。在本次研究中,B组临床总有效率91.55%明显高于A组76.06%(54/7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雷贝拉唑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来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4%(16/71)明显高于B组4.23%(3/7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使用雷贝拉唑的临床安全性更高。

总而言之,给予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雷贝拉唑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涛.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7):914-915.

[2]司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奥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43-44.

[3]季勇,陈妙研.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5):60-61.

[4]杨四红.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9):111-112.

[5]张丽芬.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4):90-91.

[6]张莉.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