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鉴别诊断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超声鉴别诊断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价值观察

高金玲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特检科浙江杭州310009)

【摘要】目的:探究在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鉴别过程中,应用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8月到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和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鉴别诊断的详细情况。结果:超声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8.75%,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壁出现显著增厚情况,同时阑尾壁上存在“洋葱皮”类似的纹路,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显著存在炎性和脓肿情况。结论:在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鉴别过程中,应用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显著,可对其作出区分。

【关键词】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超声;鉴别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2-0073-01

急性阑尾炎、阑尾黏液性疾病均属于阑尾部位的常见疾病,后者和急性阑尾炎症状存在诸多类似之处,此时临床治疗时若将两种疾病混淆,未准确对患者做出诊断和干预,则可能危及患者预后。故而本次研究基于阑尾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和特殊性,及时针对其超声诊断的相应情况做出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有关研究参考,现将详情做出整理报道,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到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和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为(37.68±2.13)岁,患者中男女分别21例和19例;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年龄为15~71岁,平均年龄为(37.84±2.09)岁,患者中男女分别22例和18例。两组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存在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2)实验室检查均可见患者出现炎性细胞水平升高现象;(3)患者或家属知晓本次研究概况,并表示同意接受本次研究观察。两组基本情况均相近(P>0.05),故组间可实施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分别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即使用飞利浦iu22型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对患者检查,其检查时频率设置为2~5MHz、7~12MHz,检查中根据需要将两种探头交替使用;检查时应该指导患者保持在仰卧位,同时对其膀胱进行适度充盈,饮水后指导患者憋尿,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盲肠连接情况,同时用触诊的方法协同对患者进行触摸,对其压痛最显著的部位进行着重检查,并可采用纵、横、斜不同切面对其观察,包括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形态、病灶内部结构、病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记录两种疾病类型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1]。

1.3观察指标

并对比两组患者鉴别诊断的详细情况,即病灶形态、阑尾壁厚度、病变部位特征、有无钙化和结节情况、有无积液等。此外针对两种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超声鉴别的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中计数资料以n统计、计量资料用(x-±s)统计;并分别使用χ2检验、t检验,检验后P值在0.05以内表示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5.0软件。

2.结果

两种入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40例阑尾黏液性疾病超声共计诊断出4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则诊断出39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7.5%,超声的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8.75%。

超声下观察可见急性阑尾炎患者病灶部位的横切面为椭圆形或圆形,纵切面形态为“管状”或“茄子状”,阑尾壁出现显著增厚情况,同时阑尾壁上存在“洋葱皮”类似的纹路,部分患者伴随存在囊壁结节和钙化情况。而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显著存在炎性和脓肿情况,且阑尾壁结构多数不清晰,患者的病灶则无规则现象和形状。

3.讨论

目前临床可应用于阑尾相关疾病的鉴别方法较多,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超声的应用情况实施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对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的平均诊断准确率为98.75%,其中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壁出现显著增厚情况,同时阑尾壁上存在“洋葱皮”类似的纹路,阑尾黏液性疾病患者显著存在炎性和脓肿情况,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因为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急腹症类型之一,病发后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即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其病情进展较快,而临床若未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干预,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穿孔等危险事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阑尾黏液性疾病和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特征存在类似之处,故而临床仅仅凭借患者病发情况很难对其作出准确判断,此时则需要合理引入影像学检查对其进行鉴别分析[2]。而本次研究中超声所鉴别出的相关形态和特征,可为临床部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指导,而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脓液情况,此时临床则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内部回声情况,并区分其粘液密度和性质,以期对患者做出准确分析[3]。而超声对于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的价值还体现在:若患者为阑尾黏液性疾病,但是在手术前未做好相关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导致其局部出现医源性破裂,不仅会加大其腹腔粘连的可能,影响患者预后和恢复,还会加大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浪费医疗成本,故而手术前的超声鉴别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4]。

综上所述,将超声诊断应用于阑尾黏液性疾病、急性阑尾炎鉴别中,可对患者做出区分和判断,并为临床提供较为全面的病变资料,故而超声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骆炳嘉,钟燕,赖丽萍,等.高频超声显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2):91-93.

[2]赵丹丹.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6):594-596.

[3]王栋华,杜联芳,陈红燕,等.阑尾黏液性疾病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鉴别及临床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5):409-412.

[4]舒俊,黄河.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