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一小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措施

/ 2

尉犁县一小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措施

宋保红米合日古力·艾山

尉犁县第一小学(保健室)新疆巴州尉犁县第一小学841500

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促进师生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提高师生个人保健技能,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力求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职工人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改善学校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及和谐的校园氛围;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网络;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以便最大限度的促进和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

一、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

从物质环境来讲,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对校园重新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完善教学设施,改善了教学环境。所以我校创造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

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墙壁文化”,良好的校风、班风催人上进,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加强环境卫生,陶冶师生的情操。积极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绿化继续保持达标。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学校定于每周五为集体打扫卫生定期检查时间。

环境卫生实行三制:

卫生包干制:学校的环境卫生实行划区分班包干,明确职责,坚持每天打扫,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序,校园清洁区内整洁无杂草,无卫生死角。

检查评比制:学校卫生检查组,有团委、少先大队具体操作,对各教室及清洁区的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每周进行不定时的抽查,每周公布评比成绩,每周发放一次卫生流动红旗,促进各班各室的卫生工作到位。

考核奖惩制:把卫生检查评比的结果作为班级考核、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作为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卫生保健室预防宣教工作

为了更加深入、全面的开展我校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更新健康理念,使全校师生都重视健康,为普及健康促进学校知识,医务室宋保红经常为全校师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学期至少没低于8次。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学习,各年级也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辅导。宋保红整理出“健康促进学校相关知识”,在学校的大屏幕上进行宣传。

并利用广播对全校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为更好预防传染病在我校发生,每天坚持晨午检工作,每天坚持“0”报告。

为保护学生视力,提高眼保健操质量,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投资安装了板前灯;在每个教室及老师办公室张贴了“眼保健操挂图”;在全校教师会上组织老师学习“眼保健操”,便于督促指导学生做好每日两次眼保健操;教育处组织全校学生再次学习眼保健操;医务室校医每天进班检查眼保操质量;每学期开展保护视力防近视工作专项活动(对学生进行免费视力检查、开展专题讲座、全校开展专项班对会课、进行爱眼护眼手抄报和绘画比赛等);总务处组织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按照学生身高对每个学生的课桌椅进行了高度调整;特别是张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亲自到班里检查眼保健操情况,纠正学生的动作,体现了学校领导对学生健康的重视。

每学期开学初都对一年级新生和新转入学生认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联系,及时给漏种学生进行疫苗补种工作。有效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是学生身心健康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总之,医务室利用各种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专项健康教育,定期更换卫生知识宣传栏,并利用广播、录像、校报、班班通、调查问卷等形式宣传预防慢性病及传染病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这些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师生知晓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的健康生活方式,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身心、生活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完美状态。

三、心理健康宣教辅导活动

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跨世纪人才,学校教师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的衣着、表情、言谈举止的风度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健康地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十分有必要全面深入地学习教育心理学,并逐步自觉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一切,但必须承认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学生由于知识不足,自我意识的脆弱,他们主要是通过父母、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来获得自己是怎样一个人的概念的,其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尊、自信都受成人的评价和态度影响。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他会深信自己无用。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教师是表率,其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影响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本人的心理障碍会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失败。所以,教师也有自觉地调适自身心理状态的任务。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培养的“精神产品”高度负责,不以自己的情感因素横加干涉教育行为。如有不悦,应及时进行自我排遣,或向亲朋好友倾诉,或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咨询,万万不可把目标转向成长的“幼苗”。要知道稚嫩的幼苗是经不起“摧残”的,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使他们心灵遭受极大的痛苦。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而“应试教育”却扭曲了课堂教学的初衷,引导学生为分数而拼搏,使学生成为读书的机器,作业的奴隶,加大了学生心理负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倒置了教育手段与目标的坐标.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具体是:一是变教师灌输为学生吸收,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把教师新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主动、愉快地完成必要的作业。二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逐步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三是变片面追求升学率为追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获得人格力量和坚定的生活信念。

(二)开设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结合我校实际,针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辅导。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心理卫生方面的专题教育,又对个别学生进行自我解脱教育,帮助他们消除焦虑、自卑、过敏、恐怖、冲动等心理。从形式上看,既可作综合性的专题报告,又可作个案专题讲座。例如:可有步骤地开展“学生抗挫折教育”、“如何从心理上战胜考试自卑、焦虑、恐怖?”,“如何树立自信心?”等系列专题辅导。

总之我校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电视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可以通过文体活动、郊游、社会实践等形式,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