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慢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章松林

肥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1200

摘要:目的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越来越常见,造成患者的痛苦、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本文分析在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慢性病防治的措施,提高人群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的认识,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或不明、并发症多、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损耗社会资源,但是慢性病还具有可预防和可控制的特点。然而,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加之吸烟、高脂、高糖、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常见,使得慢性病的发病率仍然持续上升,超过了传染病而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的防治是卫生工作中的一项巨大挑战。

1、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的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病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WHO的数据显示,中国因慢性病而死亡的人数构成比甚至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不同地区慢性病的构成略有差别。经济较好的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都呈升高趋势,高胆固醇血症明显多于高甘油三酯血症。肿瘤在农牧区的发病主要集中在胃癌和肝癌,且发现时常处于晚期,另外结肠癌和直肠癌以及乳腺癌在农牧区也较常见,现在和城市的肿瘤患病率已无明显差别。WHO的战略目标是多国参与,将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领域,建立全球性的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方法,共同改变全人群的健康状况。我国卫生部也积极响应,推进建设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体系,以全人群策略为基础,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慢性病监测工作,建立防治示范区,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手段,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重点,以预防和减少慢性病危害为目的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慢性病防治队伍网络化、管理规范化、干预常态化、

2、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防治人力和财力突显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流动大,社区的卫生服务工作繁重。与此同时,政府用于慢性病防治专项经费少,导致一些地区没法配置最基本的慢性病防治设施,此外从事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少,待遇低,使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2.2慢性病防治的综合性不强

我国总体上已经确立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原则,但尚停留在理念层面,多年的工作实践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认识,以至于相当多的人认为慢性病防治工作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慢性病防治以医学措施为主,较少考虑政策、法律、经济、环境手段,其它部门没有动力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责任相对淡化,统筹协调的力度较小,造成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管理环节被人为的割裂,直接影响了慢性病防治的整体效果。

2.3慢性病防治各运行环节的衔接不畅

目前慢性病的管理存在只检查,不干预;重检查,轻干预;或检查与干预脱节的现象,卫生保健系统的防治职能相互分割的卫生管理模式使处于高危状态和有健康需求的人处在防与治的真空地带,形成较大的隐患。

2.4慢性病防治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大多数传染病和地方病在疾控机构的努力工作下,基本得到控制;危害民众健康的非传染性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努力工作下,也得到有效控制。随之而来的是慢性病防治越来越严峻,慢性病在体内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在疾病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与体征,所以许多人意识不到,不会主动去就医。因此,慢性病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麻痹性;而我国慢性病防治体系还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机构设施不健全,制度措施不健全,三级防治网络不健全,基层社区绝大多数工作人员无临床经验,工作疲于应付,没有慢性病防治的资质与能力,无法承担慢性病二、三级预防之重任。

3、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对策

建立科学、合理的慢性病监测系统,以监测为本,准确掌握慢性病流行趋势与动态,分析社会行为和政治决定因素,以病因预防为基础,政府主导,各部门全力合作,全社会积极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适应潮流抓住医改机遇,以加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的新医改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制度,全面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切实发挥疾控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指导作用,各级疾病预防治制中心设置慢性病防治科,承担慢性病管理项目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等职能,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设置健康教育及慢性病防制室,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慢性病防治立体网络。

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使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较好落实。注意慢性病防治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技术规范及方案制定、培训指导及督导考核等日常工作,开展工作调研,总结推广管理模式与经验。完善信息系统慢性病的监测与治疗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于慢性病的持续监测与评估是治疗慢性病的基础与重点。制定支持性政策,加强部门协作。人类的健康与其所居住的自然社会环境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忽略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单纯依靠教育个体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预防策略,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必须双管齐下。通过告知信息、传授技能,使个体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和改变,政府还必须同时建立支持性的环境,为个体创造健康生活的公平的机会,使个体为赢得健康而付出的努力是一种轻松快乐的选择。

最后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制定的防治战略要契合慢性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变化趋势。推进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通过社会动员和社区开发,提高群众参与社区健康相关工作的积极性和发展社会成员间的支持合作关系网络,整合社区现有资源、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多部门协作团队,改善社区整体建设。

4、结束语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社区为单位,以减少慢性病发生率为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慢性病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的重要方式,对于防治慢性病及减少相关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珍启,健康管理运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

[2]舒春梅,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