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控制器在冷凝水回收器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PLC可编程控制器在冷凝水回收器中的应用

张利成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15)

摘要:如今,PLC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使用已经取代了复杂的、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完成了顺序控制以及逻辑控制,能够控制单台设备,同时也能够用在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鉴于此,本文就PLC可编程控制器在冷凝水回收器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冷凝水;回收;互为备用

1.概述

1.1冷凝水的形成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是判断是否结露的重要依据。当温度下降到低于空气露点温度时,就会有冷凝水产生。正常工作的空调蒸发器表面温度都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在空调进行制冷运转时,室内空气流经空调内机蒸发器发生热量交换时,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会从室内机蒸发器下面的集水盘顺着排水管流出。冷凝水伴随着空调的运作,会不断的产生。

1.2冷凝水回收简述

在化工产品生产行业,通常需要蒸汽来对物料进行间接或直接加热,供热系统生产的蒸汽量一般都远远大于加热实际需要的蒸汽,蒸汽在通过物料或换热器后高温冷凝水和乏汽会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和空气中造成浪费,同时高温冷凝水、乏汽及二次闪蒸汽排放时会影响视线,易发生烫伤事故,对现场管理也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蒸汽供热及凝液系统运行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就必须解决好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问题。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一般分为开式回收和闭式回收系统,开式回收系统安装简单便捷,对上游用汽设备影响小,但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噪声大,冷凝水易被污染;闭式回收系统虽然效率高,热损小,但易发生汽水共存现象,易发生汽阻等安全问题。根据生产用汽的实际情况,多采用开式回收系统。该冷凝水回收系统是将通过换热器的冷凝水和乏汽一起回收到冷凝水收集箱,在收集箱内设置水位传感器,在水位达到上限时,循环水泵自动启动,将收集的热水经过滤器后送至保温水箱。冷凝水收集箱设置密封盖和保温夹套以降低热损耗,提高热回收率,同时能够减少二次污染;收集箱的基础和进水、汽管路基础分离,减少震动以降低噪音污染。冷凝水回收系统原理图见图1。

图1冷凝水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图

2.主回路及控制回路原理图

2.1原理图如图2所示。

2.2控制图要点

(1)图中设SA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用于在手动和自动运行之间切换,手动位置用于调试或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使用;自动位置用于正常工作时使用。(2)液位控制器输出4个位置,其中0V黑色线为共用线,3X红色线为上上限水位;2X黄色线为上限水位;1X兰色线为下限水位;0X绿色线为下下限水位。(3)KH1、KH2为热继电器,其常闭辅助触点串联在接触器线圈回路中,不仅对泵的运行起到保护作用,并且KM1、KM2常开辅助触点输入到PLC中参与编程,与PLC程序配合,达到一台泵故障时,另一台泵能够自动启动,实现互为备用、两台泵依次交替工作的目的。

图2

3.程序设计

3.1输入点地址分配

I0.0:超低水位(下下限)输入

I0.1:超高水位(上上限)输入

I0.2:高水位(泵启动)输入

I0.3:低水位(泵停止)输入

I0.5:1#泵启停状态输入

I0.6:2#泵启停状态输入

3.2输出点地址分配

Q0.0:超低水位输出

Q0.1:超高水位输出

Q0.2:1#泵启动输出

Q0.3:2#泵启动输出

3.3程序编写如图3所示

3.4程序要点

(1)利用SM0.1首次扫描置1功能,将PLC内部继电器M0.0置1,使一号泵处于选择状态。(2)一号泵动作后,利用置位和复位继电器使M0.0置0,使M0.1置1,使二号泵处于选择状态,一号泵处于备用状态;二号泵动作后,利用置位和复位继电器使M0.0置1,使M0.1置0,使一号泵处于选择状态,二号泵处于备用状态,达到依次交替工作的目的。(3)利用KM1的常开触点使一号泵保持运行,若KM1不动作,表示一号泵故障,M0.1置1,二号泵启动;利用KM2的常开触点使二号泵保持运行,若KM2不动作,表示二号泵故障,M0.0置1,一号泵启动,达到互为备用的目的。(4)高水位继电器动作时,表示系统出现故障,水位只升不降,需要检修。(5)低水位继电器动作时,表示水泵不停,控制系统故障,水泵无水空转,可能会损坏水泵,需要检修。

图3

结语

PLC可编程控制器可取代复杂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而且一个触点可多次使用,编程灵活。应用在冷凝水回收器中,能够实现2台水泵自动交替工作,还实现了互为备用的功能,其中一台水泵故障时,能够自动启动另一台水泵,而在传统的继电器电路中则很难实现,往往使用手动选择的方法实现该功能。PLC可编程控制器可靠性高,较继电器电路故障率低,继电器电路经常发生线圈烧坏、接触不良、触点粘连等故障,而PLC中则很少出现,能够减少大量的维修时间及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魏留柱.家用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研究[A].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电器》杂志社,2017:5.

[2]李君.冷凝水回收技术现状及展望[J].应用能源技术,2016(07):36-38.

[3]王岩岩,崔松亮.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改造及效益分析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6(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