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静脉穿刺的困难及特别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老年人静脉穿刺的困难及特别护理

陈令香

陈令香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静脉穿刺的困难及特别护理,提高老年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我院静脉穿刺的患者100例,分析这些患者静脉穿刺的困难,对其进行临床静脉穿刺特别护理。结果: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经常合并多种疾病,患病率高,患病时间长,静脉穿刺次数多,导致老年静脉穿刺困难,通过静脉穿刺特别护理,静脉穿刺成功率达到94%。结论:老年静脉穿刺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穿刺困难大,进行临床静脉穿刺特别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关键词】老年人静脉穿刺困难特别护理

静脉穿刺是指用无菌针头刺入血管进行采血、注射、输液的一种方法,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等原因,老年病人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老年人静脉穿刺输液治疗效果,从而影响疾病的疗效。老年人由于血管韧性比青年人低,血管脆性又比青年人高,再加之老年人各种器官生理性退化,易合并心、肾、血管等多种并发症导致老年人血管硬化、血管不充盈、水肿,所以老年人进行静脉穿刺时血管易于滑动,给静脉穿刺带来了困难[2]。现在通过研究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静脉穿刺病患100例的穿刺困难,以及对其进行特别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就诊进行静脉穿刺的老年患者中利用数学随机数表法选取100例病患进行研究和分析。10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在60-89岁,平均年龄在75.9岁。需要穿刺的静脉为:踝静脉10例、手背及腕部静脉60例、肘部静脉25例、足背静脉5例。患者均为长期输液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静脉穿刺困难,或者自控力较差[3]。

1.2静脉穿刺特别护理

1.2.1选择血管

静脉穿刺时需要避开关节、韧带、静脉瓣膜以及受伤的静脉,需要选择相对较为暴露的、血流量较大的血管。由于下肢的静脉血管瓣膜较多,血流较慢,下肢给与穿刺输液的时候需要将下肢套高20°,或者进行热敷加速血液循环。

1.2.2穿刺方法

主要选取四肢的浅静脉,如:足背静脉、手背静脉、颈外静脉、前臂静脉、大隐静脉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利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选取22G、24G、20G的留置针,穿刺点处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用2%的碘伏棉球由内到外进行>8cm的环形消毒,在穿刺点上方约10cm处的地方扎止血带,患者握拳,取出静脉留置针将输液器的针头拔出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排除空气去除针套,调整针尖斜面,蹦劲患者皮肤,固定静脉,在血管上方使针尖与皮肤呈15°-30°,见回血之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方向推进2cm,左手接Y接口,右手推针芯5cm,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松拳,固定导管[4]。

1.2.3穿刺特别护理

在进行每次的穿刺之前,医务工作者需要对穿刺的仪器进行消毒处理,在输液过程中还需要随时监控导管是否有渗出或者是硬化的现象,如果发现贴膜内有渗液或者空气的话要及时更换,并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每日的输液结束后需要用5ml的生理盐水冲管,每天都需要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浓度为50u肝素/mL)。同时针管需要缓慢地拔出,保证血管压力与留置针的压力保持平衡,每次穿刺之前需要观察患者穿刺点方向血管皮肤的情况,是否有红肿或者渗出的现象,如果患者有感到不适时需要及时拔出针头。穿刺的环境需要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防止静脉炎的产生,如果静脉炎产生需要使用静脉炎软膏,以及95%酒精热敷,必要时使用抗生素[5]。

1.2.4不同老年患者的护理

①长期输液患者:长期输液的患者,进行静脉的反复穿刺,再加之老年患者血管本身的特点,血管脆性很大,血管细而看不清,这时可以使用2%山莨菪碱溶液擦拭4-5次,用于扩张血管。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可以拍打揉搓,使血管暴露,增加穿刺的成功率。②肥胖型患者: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自身代谢的问题出现肥胖的现象导致血管较细行走不清,使得针尖易随血管滑动,给穿刺带来了困难。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按紧血管,针尖的角度在15°左右,避免血管被穿透,触感觉得阻力变小、见回血的时候就停止推送。③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对于有癌症矽肺等慢性病患者,由于治疗等因素患者十分瘦削,皮下脂肪少,血管明显,但是血管弹性极差,细而易于滑动,穿刺时经常失败,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需要将病人的皮肤拉紧固定静脉,选用较尖锐的针头,穿刺时需要迅速,见回血后放平针管,向前推送3cm左右即可。④水肿患者:心衰或者是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易出现水肿现象,在穿刺时医务人员需要耐心平静沉着地选择血管,护士在穿刺之前需要按摩患者穿刺局部的皮肤,按压周围水肿组织,使水肿周围的组织暂止驱散,延血管走向上下推压,静脉血管暴露之后迅速消毒插管[6]。

2、结果

通过上述的护理结果中通过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为87例,约占总数的87%,二次穿刺成功的患者为7例约占总数的7%,穿刺失败的患者为6例,约占总数的6%,所以本次穿刺的成功率为94%。

3讨论

3.1老年人静脉穿刺的困难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各种功能的代谢能力降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不同程度上伴有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弹性变差、脆性增加、管壁变厚、皮下组织松弛等原因,导致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困难。对于肥胖体形的患者,本身血管细而难以发现,加之血管内进针太少,皮下组织内留针太多,针头的斜面未能全部进入血管,虽然有回血但部分药物渗入皮下,造成局部隆肿;老年人慢性疾病等原因长期服用药物,造成老年人血管硬化萎缩,输液部位水肿,由于营养不良的老人,血管充盈度明显下降,管腔狭窄,造成穿刺困难;还有部分老年人由于长期的输液静脉穿刺,再加上老人不明白留置针的作用加重了老人的恐惧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的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增加了护士穿刺的困难。

护理工作者对于留置针的使用不恰当。如选择的血管以及留置针的型号选择不恰当;进针角度的不恰当,进针的角度>30°或者是<15°的时候不能穿破血管和未能进入血管而造成静脉穿刺的失败[7]。

护理人员因素:①紧张:新来的护士过于紧张,操作不熟练,没有经验,造成紧张情绪使穿刺失败。②烦躁:由于护士的工作量较大,长期的工作让很多护士产生厌倦等情绪,造成工作上的烦躁不安,有研究表示75%的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很烦躁,而80%的医患纠纷中就有因为护士工作烦躁不安而与患者之间产生不良关系,造成医患纠纷,给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大打折扣。③焦虑:部分医疗工作者对于自身的认识不足,面对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的情绪之中,遇到老年人血管细、滑等现象时害怕受到病人的指责而焦虑不安。④倔强:个别护士因为不服输一针又一针地给患者强行穿刺造成患者的不安与痛苦。

3.2护理方法

针对性地穿刺:对于血管粗而明显的老年患者应该以20°角度进行穿刺,对于体形消瘦的老人需要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牵拉老人的皮肤,使老人的血管成为一条直线,以30°角进行穿刺,对于肥胖的老人需要先扎止血带,到手指触碰老人的血管感到饱和时再进行穿刺,对于脱水、衰竭、休克的老人,在穿刺时需要先热敷血管以25°角快速进入。

综上所述,老年人穿刺的困难有很多,首先是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定造成的,还有就是护士自身的原因,所以护理工作者在进行操作时不仅要排除患者本身的原因还要克服自身原因,减少穿刺失败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次报告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不科学的地方,希望在未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黄珊.提高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8)

[2]傅华珍;梁莉;胡会英.老年人静脉穿刺技巧的探讨与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04)

[3]刘居秀.影响老年人静脉穿刺成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04

[4]岳智玲;赵翠花;程明秀.减轻老年人周围静脉穿刺对局部血管损伤的方法及技术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12)

[5]王明花.年轻护士对老年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北方药学2014(03)

[6贺伶俐;胡铭.]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3(10)

[7]刘岳泰;朱凤娟.老年人浅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