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CT图像伪影及应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CT图像伪影及应对策

文慧侯金福

文慧侯金福(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CT室8315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189-02

【摘要】目的分析CT图像伪影出现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方法在2010年至2011年进修期间通过对应用螺旋扫描的方式所取得的CT图像伪影60例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图像展开分析及整理。结果CT图像伪影出现的原因和CT机器自身有关、和成像技术以及人为因素等有直接关系。结论临床上CT图像伪影有多种种类,应该正确分析图像伪影的形成原因,并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改进,以减少图像伪影,提高图像的质量。

【关键词】CT伪影成因分析应对措施

临床CT均是由硬件以及软件这两部分构成。其中硬件为躯壳,而软件则是灵魂,硬件的工作必须依靠软件的支持[1]。CT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扫描功能、计算机功能、操作功能等。CT图像的形成主要从扫描、采集到重建再到图像显示,往往这些工作是否能正常运行会直接影响到影像形成的最终质量,而影像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的主要依据,如果出现伪影,就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断层的影像,进而容易导致临床误诊的情况发生。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CT图像伪影出现的原因与应对策略,本文对我院2010年至2011年应用螺旋扫描的方式所取得的CT图像伪影60例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图像展开分析及整理。现做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及方法

以我院2010年至2011年应用螺旋扫描的方式所取得的CT图像伪影6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螺旋扫描的方式所取得的CT图像伪影60例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图像展开分析及整理,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结果

本组研究所收集到的60例病患的CT图像伪影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及分类之后,计算各类伪影例数的所占比例结果显示:60例伪影中,有20例为线束硬化伪影,占33.3%;有15例为运动伪影,占25%;有13例为运动伪影,占21.7%;12例为有容积效应,占20%。

3讨论

3.1线束硬化伪影

线束硬化通常会出现暗带伪影、条状伪影以及杯状伪影。暗带伪影、条状伪影均是由于X线球管沿着不同方向对某物展开扫描,在密度并不均匀的组织横断面的图像之上,在其的2个致密结构间,通常会有暗带伪影以及条纹伪影出现[2]。而杯状伪影主要是指在均匀的物质间的CT值低于边缘除的CT值,导致中间黑缘、边缘白现象发生。要减少线束硬化伪影,应该配置过滤器,主要过滤X射线。还要配置线束硬化的矫正软件,以此来减少线束出现硬化现象。对于颅底的伪影,操作者应该采取薄层扫描来加以减少。

3.2运动伪影

运动伪影主要包括有自主运动形成的伪影以及生理性的伪影。通常自主运动形成的伪影指的是体位改变以及呼吸运动改变等能够控制的运动产生的对应伪影。生理性伪影在扫描时容易导致图像模糊的伪影,而且该伪影为亮暗交错,难以分辨。所以在检查之前,应该叮嘱病患不要改变体位,在进行鼻窦、喉部等的CT检查过程中,应该祝福病患不可进行吞咽动作,在展开胸部CT检查时,要祝福患者屏气[3]。对于生理性伪影,其时无法自主控制的,例如胃肠道蠕动、血管搏动、心脏跳动伪影等等。要减少运动伪影,可以通过提高扫描的速度以及缩短扫描的时间,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中间视野作为中心,通过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运用重建图像手段来消除或者是减少运动伪影。在现阶段,临床上主要是应用320排以及256排、双源CT等,与此同时,在加以配合使用心电门控的技术,来达到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目标。

3.3金属伪影

金属伪影主要是患者体内体外的密度差的物体引起,由于X线会金属物体的不同部位有不用样的吸收量,导致产生放射状的伪影。患者体内的金属一般是由于外部植入造成,例如钢板内固定手术之后、行癫痫电极的植入手术之后、行节育环手术之后以及行动脉瘤的夹闭手术之后等等,此类伪影多是无法避免的[4]。不过临床是可以通过软件矫正以及薄层扫描的方式来减少伪影的影响。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1)在开始扫描之前,应该要求病患取下能够可移位的相关金属体;(2)对于无法移位的物体,如假肢、牙齿的填充物、手术的金属夹等,应采用具有一定机架角度来尽可能地避免相关金属进入到扫描的范围之内;(3)对于那些难以躲避的金属体,应该提高KV的值,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线束硬化的效应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采用薄层,来减少部分容积的伪影形成;(4)可以采用软件来对金属伪影来校正,这样同样可以减少伪影产生。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处理方法固然有效,但是同时其叶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是由于条纹虽然已经远离了金属物,可是依然有部分金属组织会在周围细节之处丢失,这些细节往往也会导致伪影产生,进而影响;临床诊断。

3.4容积效应导致的伪影

部分的容积效应导致的伪影,具体的产生为由于在同一个扫描层面中,包含有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密度不同而且又是相互重叠的相关物质,这些物质在一样的探测器上会显示出不一样的密度检测数据,输出的信号则是全部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也就是CT值,而这样的CT值是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其中物质的实际的CT值,此类现象也就是部分容积效应[5]。容积效应所产生的伪影通常是带状伪影与条状伪影。通常在复杂部位极易产生部分容积效应,例如在经过扫描之后,颅窝一般会有条状伪影出现,这就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而造成的。处理的方法为:应用薄层扫描,这是最有效地和最直接的一种方法。第二个方法是采用软件矫正方法来减少伪影。

4结束语

总而言之,CT图像伪影的产生会对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做好对图像伪影的分析整合,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处理好,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伪影,进而提高临床的诊断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洪良,周燕朋,于广浩,李永生.东芝Aquilion64排CT伪影故障维修[J].中国医疗设备.2009(11).

[2]毕勇.多层螺旋CT图像伪影分析及处理方法探讨[J].中外医疗.2009(27).

[3]杨德文,丁鹏,常生,刘平,李德勇.医学CT图像伪影的对比分析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09(10).

[4]耿中保.脑干CT扫描中Hypodepse暗带的成因与排除方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09)

[5]吴骏峰,杨长伟,李明,茅建辉,鸿玲.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减少伪影及放射剂量的参数优化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