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探析

邵明刚

武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1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图像检查,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为78.2%,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为61.8%,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超声图像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有效监测病情及评估疗效,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超声图像;诊断价值

为了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现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心脏超声图像检查,一组采用心电图检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所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共有29例、女性共有26例,各占52.7%、47.3%;年龄在43-7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4.4±4.1)岁;病程在8-27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3.2±2.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共有31例、女性共有24例,各占56.4%、43.6%;年龄在42-7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53.8±4.7)岁;病程在10-25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14.1±2.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图像检查:仪器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2.0-3.5MHz,令患者取左侧卧位,在左室长轴切面M型取样,监测心脏腔室大小、左室收缩功能及室壁厚度等;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取样,监测舒张期二尖瓣口频谱。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均由专业医师操作。

1.3诊断标准

室间隔肥厚:舒张期前径和后径均≥13.2mm,收缩期厚度>66%;左室后壁肥厚:舒张期前径和后径均≥14.0mm;左室扩大:男性内径>56.0mm,女性内径>51.0mm;心肌缺血:运动过程中或后呈水平、下垂型ST段压低≥0.1mV。

1.4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5例患者中共有43例检出左室肥厚,左室肥厚检出率为78.2%;其中对称性肥厚共有7例、非对称性肥厚共有11例、左室增大共有2例、左房增大共有15例、主动脉扩张共有2例、主动脉弹性减退共有6例,各占16.3%、25.6%、4.7%、34.9%、4.7%、14.0%。另外14例患者检出舒张期二尖瓣血流A/E值>1,占总数的25.5%。

对照组55例患者中共有34例检出左室肥厚,左室肥厚检出率为61.8%;其中对称性肥厚共有5例、非对称性肥厚共有7例、左室增大共有1例、左房增大共有10例、主动脉扩张共有2例、主动脉弹性减退共有9例,各占14.7%、20.6%、2.9%、29.4%、5.9%、26.5%。另外21例患者检出心肌缺血,占总数的38.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表

3讨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导致人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从而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因此容易引起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肥厚扩大、舒张功能下降及左心衰竭等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早期确诊及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脏超声图像检查是近年来医学界所研发出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其具有操作简单、检查方便及无损伤、无痛、无放射性等优点。利用心脏超声图像来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断面影像,从而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不过,心脏超声图像检查亦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其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多次反射,受环境影响较大而易出现假反射现象,以及若心脏B超穿透力不强则诊断准确率会降低。因此,在临床应用中还需格外注意严格规范操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为78.2%,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为61.8%,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结论:采用心脏超声图像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有效监测病情及评估疗效,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霖丽.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9:2538-2539.

[2]陈锡芳.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特点及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8:26-28+199.

[3]胡瑞仙,贺春.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