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结合利巴伟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热毒宁结合利巴伟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

丁爱华

丁爱华

(河北省沧州市建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沧州061000)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利巴韦林静滴,实验组再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疗程3天,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天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疗效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注射液;观察

【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124-01

在临床上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发病之一,而主要症状是发热。以感染为主要疾病之一,其病因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后不及时处理会引发细菌感染。下面将我院用药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有效治疗缓解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自我中心门诊2011年~月到2012年3月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96例,均符合此病诊断要求[1];其中男61例,女35例。入选标准:(1)发热T380~40℃;(2)起病急在24小时以内,其病因反应有发热、流鼻涕,咽喉痛,声音沙哑,打喷嚏;(3)体格检查: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3度大,未见脓性渗出物;(4)白细胞(WBC)计数稍有降低;(5)胸部x光照片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根据治疗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年龄367岁。4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7岁,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82岁。两组病例没有特殊的基础疾病,在性别、年龄、疾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入0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1/d,让患者多注意休息,屋内要长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多喝水,饮食清淡,观察体温变化,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应用药物治疗使体温恢复正常;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点,每天一次,其它对症,支持疗法相同。用药3天后,观察患者咽部、双侧扁桃体及体温,注意患者有无不适应状况。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服药在12小时到48小时之间流鼻涕,咽喉痛,声音沙哑,打喷嚏体温均得到好转或消失;有效:患者服药在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流鼻涕,咽喉痛,声音沙哑,打喷嚏体温均得到好转或消失;无效:患者服药在72小时后症状均无好转。

14观察指标:(1)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实验室及影响学变化: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X线胸片检查;(3)不良反应:包括发生时间、表现、处理经过和转归。

15统计学方法:临床资料及数据分析用t检验x2结果

2讨论

21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对比,实验组有效率高于治疗组(P<005)。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后[4]。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临床上对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多数首选抗生素,结果不仅疗效不佳,反而加重耐药性的产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应用太多解热镇痛药退热也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认为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2]。经临床发现其主要引起的症状有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流鼻涕、打喷嚏等,严重者会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时间约2~3天或1个星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过敏性鼻炎、急性传染病、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等疾病的发生[3]。热毒宁注射液是使用中草药配方研制而成,有金银花、青蒿、栀子组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作用,可避免一些不良反应。临床用药研究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对多种病毒都有控制等疗效,而且有效增强白细胞吞噬感染的病毒,治疗头痛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4结论

通过采用随机同期对照临床试验,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在消除症状,改善体温和缩短疗程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得出如下结论。

4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与一般常用中成药相比,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6%,使用方便,试验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42热毒宁注射液充分体现:清热,疏风,解毒的作用,更适应由现代普通人群的体质特点,及近年来的气候变化特点所致的内因变化,故在改善并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证候疗效和症状疗效方面优于其它传统疗法。

43热毒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解热、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34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9

[3]夏雨,王晓丽,刘艳丽.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06,49(10):597

[4]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