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Rh阴性病人危急输血处理

/ 1

1例Rh阴性病人危急输血处理

王俊华韦仁菊

王俊华韦仁菊(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输血科473065)

【中图分类号】R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4-0167-02

【关键词】ABO血型RH阴性危急输血

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遗传多态性血型系统之一,其重要性及常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有45种不同抗原,D抗原最为重要,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存在D抗原,可将红细胞分类为Rh阳性或Rh阴性[1]。据资料显示,约85%的白种人为RhD阳性,其余15%为RhD阴性,约99.6%的中国人为RhD阳性,约0.4%的中国人为RhD阴性且大多数为少数民族人群,因此RhD阴性人被俗称为国家级“熊猫血型”,Rh血型系统还有其他抗原:C、c、E和e抗原,相应抗体分别为抗C、抗c、抗c、抗E和抗e等。目前我科主要测定Rh(D)抗原。现将偶遇一例Rh(D)阴性紧急输血经验共享。

1、临床资料

刘振,男,11岁,汉族,四肢伤,急诊入住我院显微外科。患者意识模糊,四肢冰冷,血压80/60mmHg,血常规检查结果为HCT0.15Hb35g/l,临床诊断为外伤失血性休克。紧急申请输注同型血8U,申请单显示患者无输血史。

2、血型鉴定

2.1实际来源:ABO血型正反定性试剂,RhD血型试剂均来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2.2血型鉴定结果:

2.2.1同时做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

抗A抗BRhDACBCOC

-4+-4+--

该患者为B型,Rh(D)疑是阴性。

2.2.2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简称《规范》)第10条规定:“对于Rh(-)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应当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性输血”;第15条规定:“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2]。《规范》明确指出:自身输血、同型输血与配合性输血3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在患者紧急特殊情况下可以不考虑Rh血型问题,一次性输够同型Rh阳性血。

Rh阴性患者的输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患者有抗-D,必须输Rh阴性红细胞(国外个别人提出抗-D多为IgG抗体,引起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一般不致命,因此有抗-D者也可先输Rh阳性红细胞,挽救生命后回过头再处理血管外溶血,但这种观点尚需进一步动物模型或有关实验论证,目前不宜在临床应用);(2)患者无抗-D,首选Rh阴性红细胞,避免患者可能产生抗-D给将来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难题;(3)患者无抗-D,贫血或失血危及患者生命,没有Rh阴性血,立即采用“配合性输血”,并在《输血同意书》中注明,此外配血时应采用多种方法力求抗-D不漏检(如酶型Rh抗体)[3]。由于病人当时生命垂危,且为男性,无既往输血史,经医院决定,紧急给病人及时输注了B型Rh阳性悬浮红细胞4U。一方面向市中心血站申请B型Rh阴性悬浮红细胞,给病人做同型输注。最终由于我们的果断,及时给病人输注了血液而挽救了病人生命。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再行输血必须输注B型Rh阴性同型血液。

3、讨论

3.1Rh血型抗体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ABO血型,受血者血清中如果含有Rh血型抗体,在输入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后,将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故有输血史的Rh阴性患者再次输血时必须遵循同型输注。

3.2IgG类Rh血型抗体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在怀孕期中,抗D能影响Rh阳性胎儿,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故Rh阴性女性患者需要输血时,必须遵循同型输注。

3.3虽然Rh阴性常见于少数民族,但通过本例并不能忽视汉族人群Rh血型抗体筛查,尽可能把Rh血型筛查作为输血前常规血型鉴定。

3.4抢救病人生命时,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10条规定和第15条规定,在无Rh阴性同型血液时,可按Rh阳性血液同型输注,并一次性输够剂量,然后按照Rh阴性血液同型输注。

3.5Rh阴性患者输注Rh阳性血液后,必须向本人及家属说明病人再次输血时必须输注Rh阴性血液。

参考文献

[1]罗炎杰,高峰.输血科(血库)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标准化管理实用全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文件.

[3]兰炯采,魏亚明,张印则,等.Rh阴性患者的科学安全输血.中国输血杂志,2008,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