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9例Ⅱ度及Ⅱ度以上会阴裂伤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关于59例Ⅱ度及Ⅱ度以上会阴裂伤的临床探讨

李玉荣

李玉荣(无锡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无锡214092)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裂伤,尤其是Ⅱ度以上会阴裂伤发生的原因,处理原则,缝合方式,愈后分析,临床预防措施等。方法2003年至2012年10年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345例产妇发生的59例Ⅱ度及Ⅱ度以上会阴裂伤,予以分类,对其发生,处理,预防等一一讨论分析。结论会阴裂伤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正确处理,将损伤降至最低。

【关键词】会阴裂伤足月分娩原因缝合愈后预防

【中图分类号】R714.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078-02

会阴裂伤是产科常见病,但是严重的会阴裂伤,若处理不当会导致伤口愈合不良,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有时还会发生医疗纠纷,影响单位的产科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提倡保护母体减少伤害,会阴侧切术不再是产科接产的常规手术,这就要求产科的助产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如何降低严重会阴裂伤的发生率,是我们临床医师不得不重视面对的问题。

1.临床资料与分类标准

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分娩人数1962人,其中足月阴道分娩1345人,发生Ⅱ度会阴裂伤51例,占4%,大部分经产妇为单纯的Ⅱ度裂伤,初产妇多合并会阴侧切口;Ⅲ度会阴裂伤6例,占0.4%,Ⅳ度裂伤2例,占0.1%。因为Ⅰ度会阴裂伤发生多见,组织损伤少,术后愈合好,临床意义不大,故未作统计。

1.2分类标准[1]Ⅱ度裂伤指裂伤已达会阴体筋膜及肌层,累及阴道后壁黏膜,向阴道壁两侧沟延伸并向上撕裂,解剖结构不易辨认,出血较多。Ⅲ度裂伤指裂伤向会阴深部扩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直肠黏膜尚完整。Ⅳ度裂伤指肛门,直肠阴道完全贯通,直肠肠腔外露,组织损伤严重,出血量可以不多。

2.处理原则:

本院发生的59例会阴裂伤,均在第一时间确诊后,严格消毒,彻底止血,以对合处女膜痕为标准,按解剖层次,由内至外,由深至浅,逐层缝合肌层,黏膜层及会阴表皮。

3.特殊类型缝合方式的探讨

3.1会阴切口延撕,合并较深的一条阴道壁裂伤[2],顶端暴露困难,可以在看得见的地方首先缝合一针,打结后不剪断,当做引线向阴道口牵引,再用左手食指引导,追溯到顶端,距顶端1cm进针缝合,注意兜底,不留死腔,但要避免肠线穿透直肠黏膜,否则拆除重缝。对于阴道壁裂伤较深较长,出血不多,多次兜底缝合均影响直肠的情况下,可用细长橡皮条轻轻置于裂伤底层,用肠线在其上方间断缝合,注意不必兜底,不要将引流条缝住。表皮用丝线间断外缝,皮条在表皮外留出1-2cm剪断。以后每天向外牵拉皮条少许,三天后可完全拔掉。还有一种情况是阴道壁弥散性撕裂伤,伤口表浅,阴道黏膜组织破坏严重,渗血明显,常规缝合无从下手,可用碘伏纱条卷成圆柱状置于阴道内压迫止血,6-12小时取出,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2会阴Ⅲ度裂伤缝合要点[3]:首先,一定要辨清解剖关系,准确无误的找到肛门括约肌的断端,并用鼠齿钳提起,不确定时,可以相互交叉钳口,人为让肌肉断端闭合,一手食指置于肛门内,嘱产妇做缩肛动作,感觉紧张有力,环感明显即可。用7号丝线8字缝合二针,尽量缝住所有肌纤维,此为关键。其次,用肠线分层缝合肛提肌及周围软组织,各层尽量对齐,表面平整。对于肛门括约肌周围的直肠阴道间隙组织的缝合也很重要,否则易在肌肉和阴道黏膜之间形成窦道,引起伤口经久不愈。

3.3会阴Ⅳ度裂伤主要是指在Ⅲ度裂伤的基础上合并直肠粘膜的损伤。有书介绍[4]缝合直肠黏膜的方法是应用细肠线间断褥式缝合直肠前壁的浆膜层,不要穿透肠黏膜。本院二例Ⅳ度裂伤是用0/3的肠线间断缝合,穿透直肠黏膜,把线结打在肠腔内,愈合良好。

3.4介绍一种表皮缝合的方式。会阴Ⅱ度裂伤合并会阴侧切口,对于一些张力不大,感染可能性小的“T”字形伤口表皮可用肠线皮内缝合,方法:把肠线分为两段,从下至上先缝合会阴裂伤的表皮至阴道口,留线头不剪断不打结,再从外至内缝合会阴侧切口表皮,至阴道口时与预留肠线打结,并剪断预留肠线的多余部分,再继续向内处皮内缝合至处女膜缘处打结。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伤口顶端汇合处裂开的可能。

4.愈后情况统计

本院发生的59例Ⅱ度及Ⅱ度以上会阴裂伤,缝合后每日三次用碘伏棉球会阴擦洗消毒,Ⅲ度Ⅳ度会阴裂伤术后保留导尿二天,抗生素两联静脉用药三天,产妇半流质少渣饮食。51例Ⅱ度裂伤中5例Ⅱ/乙愈合。8例重度裂伤中,仅1例Ⅱ/乙愈合,均未发生肛门括约肌断开,直肠阴道瘘等情况。

5.愈后情况分析

会阴切口特殊,临近阴道及肛门,加之产后恶露不断,尤其是Ⅲ度Ⅳ度会阴裂伤,肠管内细菌较多,极易感染,缝合时注意严格消毒,接触到可能污染的地方应及时更换手套。术后应加强会阴护理,及时更换消毒会阴垫,尽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的环境。会阴部血供丰富,极易发生血肿从而影响伤口愈合,所以会阴切口的顶端,深处缝合时绝不能留有死腔。如果基层肥厚,裂口较深,可分两层错开缝合,避免张力过大引起产妇疼痛不适感。另外也因为血供丰富,会阴的组织再生能力极强,对于表皮及较浅的肌层因感染引起的裂口,经过积极地换药处理,大多能够自然愈合。对于术后两三天就发生的切口肿胀疼痛,怀疑有感染存在时,应及时拆线,扩创,每日换药,更换敷料,深处可放置引流条,待新鲜的肉芽组织长成后予以二次缝合,可达到不错的效果。无论是哪一种会阴裂伤,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时,一定要与产妇及其家属及时沟通,争取理解和配合,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6.发生原因统计分析

本院Ⅲ度Ⅳ度裂伤共8例,主要原因分析如下:6例新生儿体重≥3700g,其中2例≥4200g;2例新生儿体重≤3000g。1例因持续性枕后位行产钳助产;1例产妇外阴白斑病变;2例孕期合并霉菌性阴道炎;3例因持续性枕横位伴胎儿宫内窘迫行人工腹压助产;1例急产,胎儿小,产妇不配合,未能有效保护会阴。总结:会阴裂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三点:一为母体因素,包括会阴发育不良,会阴水肿肥厚,会阴瘢痕,并发各种阴道炎,外阴炎等。二为胎儿因素,包括巨大儿,胎方位异常等。三为医源性因素,如产钳胎吸助产,人工腹压助产,滥用缩宫素致急产,会阴保护方法不当等等。

7.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几点预防措施

7.1产前预防很重要。孕期应加强宣教,指导孕妇科学饮食,适当锻炼,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减少巨大儿的产生。积极治疗孕期发生的各种阴道炎外阴炎。帮助孕妇心理干预,消除其对生产的恐惧心理及负面情绪,对分娩增加信心。产时特别是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配合宫缩正确使用腹压,进行深呼吸运动,与助产医师紧密配合,防止胎儿过快娩出。对于会阴发育不良有阴道炎病史的孕妇,在胎心正常的情况下,不要过多的干预产程,如多次阴道检查可致外阴水肿,杜绝无指征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人工腹压缩短产程等,要尽量留时间让会阴充分扩张,可明显减少会阴裂伤发生的风险。

7.2提高术者的助产技术质量,正确合理的会阴保护措施可降低裂伤的发生率。对于巨大儿,产前可根据B超测量胎儿各种径线并估重,产检中测量宫高腹围等充分估计新生儿体重,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不仅减少肩难产造成的臂丛神经损伤,也可减少严重的会阴裂伤发生。对于因胎方位异常使用产钳或胎吸助产时[5],应充分注意对会阴裂伤的预防,包括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会阴侧切大切口,熟练操作产钳技术,严格按照分娩机转,注意牵引方向,力度,速度,还要与保护会阴的医师紧密配合,相互协调,避免新生儿过快娩出。严格掌握产钳术指征,废除中高位产钳,及时发现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估计阴道分娩困难的及时结束试产走剖宫产,可大大降低由于难产引起的会阴裂伤。

7.3本院有3例因使用人工腹压助产配合不当引发的重度会阴裂伤。按照规定,在胎儿娩出前是禁止使用人工腹压助产的,但是实际临床中在紧急关头仍有许多医师在使用。因为人工腹压操作简单,必要时使用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避免了一些因产钳胎吸不当而引发的新生儿颅脑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然而有文献报道,人工腹压可导致孕妇子宫破裂[6],肝脾破裂,新生儿骨折等严重后果。本人认为,产时偶尔使用人工腹压有必要,但不能成为常规,也不能成为缩短产程解决难产的最佳办法。操作时,加压者应与保护会阴的助产者紧密配合,用力不能太大,千万不能使用暴力冲击加压,避免胎头瞬间娩出造成会阴裂伤。一句话,实施人工腹压一定要掌握时机与方法,尽量少用,否则一旦出现诸如孕产妇胎儿受伤死亡的事件,医方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有产科存在的地方就有会阴裂伤的发生,避免重度会阴裂伤的发生,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名产科医务工作者,应以降低会阴裂伤率,保护母婴安全为宗旨,多学习多交流多总结,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强医院的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等,妇产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06

[2]黄菊英会阴裂伤缝合术小技巧医学创新研究2007年7月第4卷第21期

[3]王泽华等妇产科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3

[4]高企贤产科手术技术图解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9-40

[5]陈晓燕等19例会阴三度裂伤临床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7月第19卷综合刊第1期

[6]吴金风按压腹部助产致子宫破裂2例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第4卷第1期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