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6例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6例的观察

朱定勇

朱定勇(贵州省惠水县县中医院惠水5506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抗炎抗病毒;实验组:抗炎抗病毒,龙胆泻肝汤加味内服。结果:实验组在相同治疗时间的治愈率、有效率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龙胆泻肝汤;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29-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拌有明显的神经痛[1],如治疗不彻底常常留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中的常见多发病。中医叫“缠腰火丹”、“蜘蛛疮”。2001年-2010年10月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72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确诊病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个月;发于胁腰部49例、发于眼周13例、发于耳周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诊疗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皮损出现前常有皮肤刺痛或烧灼感。

3治疗方法

对照组:抗炎抗病毒:聚肌胞2mgimqd,0.9%NS100ml+头孢塞肟3.0ivgttbid阿昔洛韦200mgpo每日五次;阿昔洛韦软膏外搽皮疹水疱。必要时布洛芬缓释胶囊1#po,每日不超过2#。

实验组:龙胆泻肝汤:胆草15黄芩12木通10泽泻10车前草10当归10生地15柴胡10当归10生地10栀子10生甘草10黄连10;水煎服日一剂,西医治疗:抗炎抗病毒:聚肌胞2mgimqd,0.9%NS100ml+头孢塞肟3.0ivgttbid阿昔洛韦200mgpo每日五次;阿昔洛韦软膏外搽皮疹水疱。必要时布洛芬缓释胶囊1#po,每日不超过2#。

4疗效观察

4.1疗效标准。治愈:疱疹全部消失,无任何不适;有效:疱疹消失60%;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加重

4.2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

5体会

缠腰火丹是临床中的常见多发病,其多分布在肝胆经循行部位而得名,其早期阶段发生常为内湿热外感邪毒为患,中医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燥湿为主。龙胆泻肝汤主清利肝胆经湿热,胆草大苦大寒清利肝经湿热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苦寒燥湿清热,辅助君药为臣药,木通泽泻车前草有渗湿泻热之功,导利湿热从水到而去,当归生地养血生阴使邪去而阴血不损,柴胡归肝胆经能疏肝理气为引经药。《珍珠囊》云黄连诸疮必用,取其清热燥湿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有抗微生物作用,有抑制细菌病毒的作用,故加之。诸药合用切合病机,使循经之病而得愈。本病西医治疗以抗炎抗病毒预防皮肤感染,然而现在细菌耐药已成为事实,在面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还没有肯定疗效和不断出现细菌的耐药的时期,我在临床中做了本观察,发现它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治愈时间,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既降低了细菌的耐药性产生的机会,又治愈了患者的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不适是一个好的治疗途径,值得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