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外科疾病手术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胆道外科疾病手术前护理

刘秋香

刘秋香(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民医院1573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324-02

【摘要】胆道疾病在临床上以胆石症、胆道感染及胆道蛔虫病最为常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胆管炎)最为严重,而且死亡率较高。胆道感染可引起胆石症,胆石症也可导致胆道梗阻而诱发感染。胆疲乏蛔虫病又是引起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的重要因素。因此,蛔虫、胆石和感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关键词】胆道疾病外科手术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和病史评估对于胆道疾病患者,术前需详细了解其既往生活史和健康史。一般中年女性,特别是肥胖及多次妊娠者,胆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绝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厌油腻、脂肪餐或肠道蛔虫感染史;胆石症及重症胆管炎病人可能有多次发作史或手术史。术前应仔细询问是否为急性起病,疼痛部位、程度和性质如何,有无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和诱发因素。

2.体格检查对于重症胆道疾病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需特别注意神志、脉搏、血压的变化以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发展趋势,以了解有无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已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的患者。另外,尚需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表现,腹部疼痛部位有无压痛、肌紧张、反跳痛,并注意胆囊的大小。

3.病情评估当患者仅有胆汁滞留或运行困难时,常出现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厌食油腻等。当胆囊管或胆管受阻导致胆道平滑肌痉挛时,病人多表现为胆绞痛。继发胆道感染引起急性胆管炎时呈现Charcot三联症。如果胆道梗阻不能及时解除,胆道内压将持续上升,脓性胆汁逆流,病人不但出现腹痛、寒战高热及黄疸,而且伴有精神神经症状和中毒性休克的表现。蛔虫进入胆道后,腹痛剧烈,但腹部体征轻微,即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是其表现特点。

胆道疾病累及肝脏,使肝功能损害、蛋白质代谢异常,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吸收障碍等。病人常表现为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抵抗力降低以及广泛性出血倾向等。可能使病人难以耐受一般手术治疗。

如果胆道感染不能及时控制,将导致全身化脓性感染,病人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MOSF。胆道梗阻及感染也常引起急性胰腺炎。

[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与胆道疾病反复发作、复杂的检查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2.疼痛与胆道急性炎症状和梗阻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减退、高热、呕吐和感染中毒有关。

4.有组织灌注量改变的可能与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发生休克有关。

5.体液不足与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发热和呕吐)有关。

6.体温过高与胆道感染有关。

7.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血中胆汁酸和胆盐增加,并沉积与皮肤上,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有关。

8.预感性悲哀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疾病迁延不愈;②可能再次手术;③自理能力下降。

[预期目标]

1.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2.疼痛减轻,舒适感改善。

3.体液和营养得到及时补充,手术耐受力增强。

4.体温维持正常。

5.术前有关的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6.病人能理解“瘙痒”为疾病所致,并能采取应对瘙痒的方法,皮肤完整无损。

7.病人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现实,恢复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常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复杂,治疗后也易复发,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消除焦虑、恐惧及紧张心理,树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向病人讲解医院的环境及病房的管理制度,及时与家属和工作单位沟通,使病人能愉快地接受治疗;对危重病人及不合作者,要专人护理,关心体贴。工作应一丝不苟,操作规范熟练,使病人建立信任感;对需要手术的病人,要耐心要解释手术的意义、手术的过程、麻醉选择、安全措施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给病人以安全感,使其能放心地接受并配合医师完成手术。

2.病情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胆道感染时,体温升高(38℃-40℃),呼吸、脉搏增快。此时应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如果血压下降,神志改变,说明病情危重,可能有休克发生。

(2)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诱因及持续的时间,注意黄疸及腹膜刺激征的变化,观察有无胰腺炎、腹膜炎、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发生。

(3)及时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

(4)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液量。

3.饮食护理胆道外科病人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而且常有肝功能损害,故应食用低脂、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肝功能较好者可给富含蛋白质的饮食。

4.对于病情较重的急性腹痛,或有恶心呕吐需暂禁饮食者,应根据需要进行静脉补液,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体位注意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体位。有腹膜炎者宜取半卧位。

6.积极保肝,提高手术耐受力具体措施参考门静脉高压症的术前护理。

7.预防和控制感染所有的医护处理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感染征象的进展情况,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8.对症护理

(1)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

(2)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

(3)胆绞痛发作者,按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止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但勿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

(4)有腹膜炎者,执行腹膜炎有关的术前护理措施。

(5)重症胆管炎者应加强抗休克的有关护理。

[术前特殊检查患者的护理]

1.静脉胆道造影检查前应做碘过敏试验;前一天午餐服高脂肪饮食(胆囊切除进普食);前一日晚服用泻药(番泻叶6-9克泡水喝或5006MgSO420ml);检查当日晨禁食并排空大便。值得注意的是,胆影葡胺的副反应较多,要准备抢救用药,必要时可使用免试药品如依索显,造影过程中和造影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造影前需准备的药物包括:50%胆影葡胺20ml,50%葡萄糖200ml,肾上腺素2ml。

2.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或引流(PTC或PTCD)

(1)检查前护理要点:①了解凝血功能,补充维生素K,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②做碘过敏试验和普鲁卡因皮试;③准备好穿刺物品,如穿刺针、局麻药、消毒用品等;④术前30分钟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并禁食。

(2)检查后护理要点:①平卧6小时,测血压、脉搏,每小时1次,共6次,病情平稳为止;②术后三天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③卧床休息、使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等;④有PTCD引流者,接床边无菌瓶,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定时冲洗,以防导管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⑤观察腹部情况、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和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

3.内窥镜造影造影前饮食按腹部手术准备,并应用镇静镇安痛药;造影后一般2小时后可进食。检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留观并做相应处理,如注意有无急性胰腺炎、胃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吴阶平,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75.

[2]邹寿椿,胡智明,赵大建.肝内胆管结石168例不同术式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3):188-189.

[3]嵇阳春,周予民.老年人胆道疾病的外科处理[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