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何中旗

何中旗

身份证号:130903198510302337

摘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的命脉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关于加强和改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1、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相对广泛,其不仅仅指农业用水,还有农民的生活用水。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即复杂,又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用水建设的管理

在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农业用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农业用水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有利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协调和顺利进行,还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用水的合理性发挥,使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尤其是在自然灾害较为多发的地区,旱灾的发生势必会导致农村收入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地区颗粒无收。针对个别地区的农业用水的具体情况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案,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统筹,以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带动农业用水,尽可能减少因为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同时,农村水利工程还需要针对农业用水进行调动和管理,在对水有需求的不同地区来进行综合的调动,从而促进各个地区用水的协调。

1.2、农业水利设施的管理

农业水利设施是保证农村水利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农民、农业用水的基础性设施,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不同,需要不同的水利设施与之配合,才能切实的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比如说西部的一些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农业用水的需求较大,这就需要建立与西部地区相适应的农业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配套建立和合理建立是农村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还应该涵盖对农业水利设施的养护和维护工作,比如说对农业水利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用水较多,要确保农业水利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2、农村水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的基层水利技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硬件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增多,建设规模不断地扩大。但有些主管部门的内部设置不够科学,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做的不够合理,缺乏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低的现象,缺乏对基层的水利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这就导致农村基层的水利技术工作人员缺乏实践的经验,不能够承担一些具有深度的工作。

2.2、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低

由于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能不是很到位、管理组织不完善、运营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低,不能很好地调动农村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一部分水利机构相关管理单位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单位,很多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营方式单一,这就使得负责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其工资增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无法进行办理,同时没有开展多种类型的经营项目,导致很多小水利工程被荒废。严重的挫伤了相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一些地方部分小流域工程、小灌区及提水、自流、塘坝、小水库、河道防洪和机电井工程处于没有人管理的状态,影响农村水利机构职能和正常效益的良好发挥,同时影响了管理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管理投入不足

不容置疑的是,我国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这足以证明我国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支持和重视。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和实用性,尤其是在我国农业用水较为欠缺的地方,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已经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来看,其投入不足的现象依旧存在,在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没有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就无法进行先进理念的引入,专业人才的引入,无法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受到了限制和约束。

3、解决农村水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要将监督指导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必须严格遵守持证上岗的政策,还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并针对培训的具体内容对受训者进行考核,待合格后才可上岗。另外,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在编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精简,从而减少水利经费和资金流失。同时,为了适应岗位的需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对于农村基层水利行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拔相关人员去进修学习,并鼓励领导及员工积极地开展在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农村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增值和保值。

3.2、加强科学管理

要将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视为一门科学来看待,注重提升管理的效益,扭转以前那种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建设完成后要将形成的农村小型水利资产及时地移交给相关的个人和单位,并向他们颁发使用权证书或产权,采取个人承包、拍卖经营、专业管护等形式,便于形成适合当地社会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和多种工程类型有效运营的管护模式。另外,要做好中小型农村基层水利工程的相关配套工作,努力发挥出其最大的效能。由于农村水利既有生活供水、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等兴利功能,同时也有防治地方病、降渍、除涝、防洪等减灾除害功能,因此以水利为主的那些工程建设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除涝防洪等工程完全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并不具备经营的条件。要根据农村水利的各种不同特点,对不同功能的各个水利工程采取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对策,依靠农民的力量,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使得农村水利工程可以在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条件下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那些以水利为主的建设工程,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降低费用,核算成本,有偿服务,促使工程能够实现良性运行。

3.3、加大投入力度

针对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投入不足的这样一个现象,要加大投入,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优化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首先,我国政府要在投入中起到带头和模范的作用,比如说根据不同农村的实际需要进行政府拨款,体现出政府的支持。其次,要发动社会各界,积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将社会上的资金调动起来,吸引更多的资金。第三,要调动农民自己的积极性,凝聚农民的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吸取资金,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吸引来更多的资金。

结语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改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将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健.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284-285.

[2]文玉忠.浅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