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对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对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孙红茜陈青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3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1%(108/1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90/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左卡尼汀;抗菌药物;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63-01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心脏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具有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针对IE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抗菌药物来控制感染、保护心脏功能,预防及减少不良预后,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及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取得的临床疗效常不理想[1]。有研究表明,左卡尼汀可作为心肌细胞的能量来源,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2]。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3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3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IE相关的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肿瘤、非心房颤动造成的心脏疾病、药物过敏史、精神病史、认知功能障碍及临床资料不全者。根其中男124例,女106例,年龄45~78岁,平均(60.52±3.34)岁,病程2~8年,平均(4.22±1.08)年。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等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补液、退热、预防并发症等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3)静脉滴注,1.0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其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3]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各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实验室指标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采用均数±标准差(x-±s)及百分比(%)对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进行描述,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2.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1%(108/1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90/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IE致病机制复杂,主要是因霉菌、细菌、真菌及其他微生物侵袭心脏器官使自体瓣膜出现炎症反应所致,若未进行及时治疗,随着病情恶化,可导致心脏瓣膜溃疡甚至穿孔,造成不良预后。常规的抗菌药物尽管可快速的改善机体的炎性症状,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常因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增加而影响治疗效果。左卡尼汀广泛分布于体内不同组织细胞,可有效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改善心肌代谢及血流动力学,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清除氧自由基,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有效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应用可有效缓解其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玉峰,刘晓刚,顾晔,等.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4):1972-1974.

[2]卢永艳,陈力,郭莉娟.左卡尼汀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4813-4815.

[3]袁烨,沈诚,范士志,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中抗生素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3):314-316.

[4]安浩君,王兆翔,杜蕊,张鸽,纪征.血必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中老年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5):699-702.